黄筌、徐熙两位画家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4:41:29

在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史中,素来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说法。

“黄家”指的是五代西蜀至北宋初的画家黄筌和他的两个儿子,他们先后供奉宫廷,擅长画珍禽异兽,风格富贵华丽;后者指的是徐熙,他也是五代南唐至北宋初人,所画大多为野生花卉及常见之禽鸟,画风野逸素雅。

黄筌(约903~965年),五代后蜀画家。字要叔,成都人。历仕前蜀、后蜀,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入宋,任太子左赞善大夫。

他擅画花鸟,自成一派。所作多描绘宫廷中异卉珍禽,羽毛丰满,形象生动。画花善于着色,钩勒精细,不见笔迹,并染以轻色,谓之“写生”。其子黄居 亦以画名,父子所作,均格调 丽,适应宫廷需要,成为宋初翰林图画院取舍作品之标准。

徐熙是钟陵(今江西南昌附近)人,生卒年不详,但可知其卒于宋灭南唐之前。他出身于江南名族,一生以高雅自任而不肯出仕。善画花竹、禽鱼、蔬果、草虫。他经常漫步游览于田野园圃,所见景物多为汀花野竹、水鸟渊鱼、园蔬药苗。每遇景物,必细心观察,故传写物态,皆富有生动的意趣。在画法上他一反唐以来流行的晕淡赋色,另创一种落墨的表现方法,即先以墨写花卉的枝叶蕊萼,然后着色。

这种题材和画法都表现他作为江南处士的情怀和审美趣味,与妙在赋彩、细笔轻色的“黄家富贵”不同,而形成另一种独特风格,被宋人称为“徐熙野逸”。徐熙的孙子徐崇矩、徐崇嗣、徐崇勋皆善画

进入北宋后,由于当时“黄家富贵”成为北宋宫廷花鸟画的标准,徐崇嗣不得不放弃了祖父笔下的野花野草,而是宫中的牡丹、海棠、芍药、桃竹、蝉蝶、繁杏等,都是富贵画,但他又标新立异,创造了一种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的“没骨”画法。

徐熙与黄筌都代表了五代花鸟画的新水平,具有重要历史地位。黄成为院派花鸟画的典范;徐开水墨淡彩和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先河。由此形成了花鸟画中的两大流派。此后花鸟画的发展就是在这两大流派的基础上,不断地演进变化,逐渐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格局。一般说来,宫廷绘画中更多的是富贵的画风,而在民间则是野逸的画风在流行。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名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