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腿部的力量(无器械和室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3:59:22

座空板凳!意思就是虽然是坐着,但要把板凳抽掉……

也叫做‘扎马’

马步桩:低窄正马步桩功:以脚平拉开,稍比肩宽(是为窄)两脚平行,两足尖微内含抓地之意。平心,身体松清。气沉丹田,静气,下坐,臀部坐稳,提肛(意提),膝至胯要求上平(是为低)双膝前顶,不过足尖,而有内扣之意,裆内“外撑”,两胯向后拉,造成胯与膝内有“对拉拔长”之势,同时踏腰,腰上起拔背之势,虚领顶劲,神贯百会穴,上身竖直马步桩,北方叫站马架,南方叫地盒,北派少林叫四平马,同为马架的马步桩,有宽马架,窄马架之分;高马架,低马,虚胸实少腹,两臂盘肘交叉双手搭大臂,两肘尖马两膝尖上下垂直,有宽胸自然舒之功,背圆舒展之势,神意内敛,宁心静气。亦有双手合十式;双拳置两侧肋窝处等不同姿势。

初练为“静站式”以使上身松沉,筋劲骨力自然挺拔舒展而转轻灵,是名催僵去拙。内气自然向丹田气海内聚集而至柔,即内功强化的开始,掌握好“形虚气运”为准则。站马步桩以站桩内景象功夫的不同阶段而区分,有易气,易形,易筋,易骨,易髓的功夫效用。从初站马步桩时的僵、疼、酸、累、软、乏等现象的逐渐消失。一站即觉全身之气聚向丹田内,是易气功夫,久站而身轻乃易形功夫,由顶至足全身各部位松静自然,继尔会出现形体松沉觉有筋肉脱骨之景象是为易筋之功夫。此时,气聚丹田,复又能舒布全身乃至德全神,自然形虚气运,双足自觉舒平,是为根灵,一股内劲由足根似圆柱上升至膝胯,腹胸,脊柱骨节间,以腰为准,腰上节节松开上拔之势直贯头顶百会穴,腰下边下拉之势直至会阴穴上翻贯入丹田。又通过夹脊部位分布两胛双肩双臂直贯肘手部位,是为易骨。此时为一气贯穿,周身一家功夫基础定矣。更时内气聚丹田而自达皮毛,由皮毛意敛入骨,自觉气爽神清,一旦入骨,浑身清静爽快若空无,乃易髓功夫的开始,自得内感通灵的上乘功夫的艺境基础成矣。在整个修练马步站桩功夫过程中,由出现“腹响雷鸣”到“虚气恭”现象止住(即放屁)乃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脏腑各自自然归位”的过程,行话名入槽,脏腑入槽归位乃能适应技击攻防要求的内在功夫。以上乃站马步桩静练功夫成熟的火侯。这就是前贤所说的换劲,弱转强,拙化灵,以求技击妙用的马步桩练习功夫的方法作用目的及其意义。然在练功过程中“形虚气运、凝神气固、勿忘勿助”是法则。

修练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