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论文---我眼中的觉新或者虎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6:00:07
要求文字在2000--3000之间即可.

我眼中的觉新的
  谈到巴金先生的作品,不得不说到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从文学鉴赏角度看《家》的成就最为突出。我也是从《家》认识巴金作品的。 我好喜欢觉新,喜欢他与梅与瑞珏之间的那种淡淡的伤感,清新有余却不浓烈。她们两个凑成了觉新的爱情悲剧。可觉新的悲剧却不只如此。 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中,觉新身上的,确切地应该说是思想上的包袱最重,长房长孙,身为封建大家庭中的一员,眼见家族日益败落,日益腐朽,自己却无能为力,无法挽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没落下去。 觉新人生中第一次打击恐怕就是他自己婚姻对他的打击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拆散了他与相爱甚深的梅。但幸好他娶的是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瑞珏。这使得他在冰冷无比的封建家族中体会到了一丝温暖,同时也必然产生了一分依赖。第二个打击来自梅受辱远嫁,含恨而终。但他并没有从此看出封建婚姻制度的吃人本质,毕竟他还有瑞珏,还拥有着旧制度带给他的一丝甜蜜。从这点上看他其实是个极为幸运的受控于封建婚姻制度的奴隶。第三个打击来自瑞珏生产早逝。这使他的世界全面瓦解,全面崩溃,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个社会都因为黑暗、腐朽的旧制度受苦,难道说乱世之中还能期冀着什么世外桃源吗? 觉新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当时社会普通人的命运缩影。他们认不清社会现状,或是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腐朽,但又对旧制度心存奢望,心存幻想。人是社会中的人,不管是谁,即便是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照样也翻不出社会的范畴。没有谁能独享安乐,独享悠然!最终觉新也是要觉悟的,因为这是必然社会的必然。 有人曾说《家》是巴金先生在写自己家里的故事,他本人就是老三觉慧,他大哥则是觉新的生活原型。巴老的大哥始终没有觉悟便淹没了自己,所以他一定会让觉新觉悟起来的。
  其实我倒不这样认为。觉新是一只被眷养在笼子里的小小小小鸟,他渴望自由,渴望外面的世界,虽然对笼内的安逸生活会多少有所依赖,虽然在刚刚出去时会对外面的生活有所不适,但我相信天性使然,爱好自由,和平的决心终将克服困难,终将享受安然。没有世外桃源的人们,为什么不将乱世变为桃源呢? 觉彗走了,觉民走了,琴走了,淑英也走了,觉新终将走上觉悟的道路,你看《秋》的结尾不是已经这样了吗? 家中有春秋冬夏,国中也有,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延展,寒夜过去暖春终究会来临!

对老舍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