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的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4:52:00
主要有哪些新技术

输电概述 在19世纪后期,电力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日益增强。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几年以后,三相交流电(AC)在全球几个地区同时推出。其中一个地区是瑞典路得维克(Ludvika)附近的赫尔斯扬(Hellsjon),在那里ASEA(ABB的前身)建造了世界首批输电线路中的一条。 自从1968年采用765千伏(kV)电压等级以来,商用交流输电系统的电压等级就一直没有进一步提高。曾经尝试建造了几条1,000kV和 1,200kV的试验线路,但高压交流输电的电压等级最终还是停留在765kV水平上。 在此过程中,交流输电系统的输电量相应增加。对于交流输电系统而言,输电量受到可靠性和电压稳定性要求的限制。目前,400kV输电线路的标准容量为 600兆瓦(MW),765kV系统为2,000MW。 电压等级为400kV(或以上)的普通交流输电系统一般设有开关站,开关站接受输电系统的电能,或向输电系统输送电能。这种开关站所需要的设备包括升高电压的变压器。在长途输电线路(超过300公里)中,通常需要安装电容器,以维持电压和减少损耗。 DC电压 高压直流(HVDC)输电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第一条商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由ASEA于1954年建造,这条输电线路实现了瑞典大陆与哥特兰岛之间的输电。 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的差异: ·直流输电的线路损耗大幅降低。对于一条2,000公里的输电线路来说,8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损耗大约为5%,而765kV交流输电线路的损耗则要翻番,大约为10%。 ·当输电量相同时,直流输电的成本更低。一条容量为6,000MW的2,000公里直流输电线路需要一条输电线(两根架空导线),而电压等级为765kV 的相同交流输电线路则需要三条输电线(每条输电线有三根架空导线)。 · 当采用直流输电时,线路中的电流能够进行控制。这稳定了输电网络,可避免几年前欧洲和美国曾经发生的大面积停电事故。 ·高压直流输电在输电线路的每一端需要换流站。这意味着采用直流输电的短距离输电线路的成本相对较高。 自从1954年哥特兰岛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交付使用以后,ASEA/ABB就成为该领域的领先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压和功率级别也在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