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斋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0:51:04
收集先贤使用过的四个字的斋号(某某某斋、某某某轩、某某某庵、某某某堂等等)最号再简单介绍一下斋主以及起这个斋号的原因。

室名斋号

--------------------------------------------------------------------------------

在中国人的称谓习惯中,室名斋号常常也成为书斋主人的代称,如"少室山房"、"阅微草堂"、"聊斋",已成为胡应麟、纪昀、蒲松龄的固定的别名。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论殷墟卜辞研究,谓:"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这就是所谓"甲骨四堂",分别为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董作宾(彦堂)、郭沫若(鼎堂)四人的斋号,治古文字学和三代历史者,一听便知,绝不会搞错的。

私家室名斋号的产生,至迟不晚于汉晋之际。《渊鉴类函》卷346引《晋传》:嵇含好学,能属文,家在巩县,门曰归厚之门,室曰慎终之室。是"慎终"为其室名。《山堂肆考》曰桓温初于南州起斋,斋中悉画盘龙,因号"盘龙斋"。但是,以室名斋号替代姓名来相称的风气,则在唐宋时才逐渐兴起,名头最响亮的当推辛弃疾之"稼轩"。这是他在淳熙八年(1181)春在上饶郡城外兴建的一间书房,因旁边全辟为田亩,故名"稼轩",乃"临(庄)稼之轩"的意思。淳熙十五年(1188)元旦,其门人范开编成老师的作品集,即以《稼轩词》命名。此后,随着其词作的广泛流传,"稼轩"之号几有盖过他本名的势头。

室名的形式,几乎全是偏正式结构,后半部分表示建筑式样,通常是一个字如亭、馆、楼、阁等,也有两个字如山庄、草堂、山房、精舍等。最常见的,大约30多种,如"西轩"(唐柳宗元)、"陶庵"(明张岱)、"香畹楼"(清陈斐之)、"诚斋"(明朱有墩)、"塔影园"(明文肇祉)、"越缦堂"(清李慈铭)、"喜声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