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新闻传播事业模式特点及其对今天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9 20:02:17

苏联新闻体制的含义:一是指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和经营管理机制,一是指国家对媒介的法律和行政管理方式。
  苏联新闻体制的特点:①新闻媒介全部国有。②媒介管理高度集权。③媒介功能只重宣传。④信息来源十分单一。⑤媒介言论高度统一。苏联新闻业的这种体制,具有集中、统一、封闭的特征。
  苏联第一部新闻法《全苏新闻法》:1990年6月正式通过。几个重要规定:①取消了新闻审查制度。②规定各种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权办报。③扩大了办报人的自主权限。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经济建设的开展,苏联人民曾经创建了宏大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卫国战争结束以后,他们又以自己的劳动,恢复并建立起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新闻网络。但是,当时的新闻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建国初期,苏联取缔了一切反动报刊,至1919年底,除布尔什维克的报刊外,反革命报刊和其他政治派别的报刊全部停刊或被查封。
  斯大林时期更加加强了对新闻事业的管制,以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代替市场经济的管理方式,且加强了新闻检查,强调新闻媒介的宣传鼓动和组织群众的作用,新闻自由并没有受到应用的重视。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继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反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将报刊视为推进改革政策的重要工具。赫鲁晓夫执政后期,集党政大权于一身,个人决定国家大事,政策多变,给新闻界带来一定的影响。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继任苏共中央书记后,苏联报刊在数量上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作风又回复到斯大林晚期盛行的那种掩盖问题、粉饰太平、阿谀奉迎的老路上,报纸离人民越来越远。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戈尔巴乔夫上台。
  1935年3月11日,苏共中央非常会选举戈尔巴乔夫任党中央书记,这时,苏联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戈尔巴乔夫上台前,苏联社会潜藏着的矛盾就逐渐显露出来。与此相应的苏联新闻业也处在一种“死气沉沉”的状态,尽是“空洞的说教”。
  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新闻改革在谈到公开性的内容时,戈尔巴乔夫说这就是“让人民知道一切”;“将更多的事公诸于众”;要做到“人们既应知道好事,也应知道坏事”“集中那些反映了苏联社会各阶层和各行业利益的意见和观点。”戈尔巴乔夫“公开性”原则的鼓励下,新闻界开始突破“禁区”,矛头直指党内不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