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上古声母里所说的“声母几等”指的是什么?如“照二照三”“喻三喻四”中的二三,三四指的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2:05:17
还是不太明白

什么是“等”?究其实,“等”是对韵母结构的一种分析。
等韵学家把《广韵》的韵归纳为四个等。其分法如下,举平声包括上去入声。
一等韵:歌模泰咍灰豪侯魂痕寒桓冬唐登覃谈
三等韵:戈东
二等韵:佳皆夬肴臻删山江耕咸衔
二、三等韵。麻庚
三等韵:鱼虞支脂之微祭废宵尤幽真谆文欣元仙锺阳清蒸侵盐严凡
四等韵:齐萧先青添
那么“等”指的是什么呢?清朝人江永说:“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四等的区别就在于声音的洪细。
拿现代的音理来分析,舌位较低较后的元音听起来响亮一些,就是洪音;舌位较高较前的元音听起来低沉一些,就是细音。
分等的标准主要是韵母主元音的高低或前后。一等的元音偏低偏后,二、三、四等依次偏高偏前。
“等”指的是韵母的洪细,声母发音本没有什么洪细的分别。可是等韵学也谈声母的“等”,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因为有些声母只能跟特定“等”的韵配合,比如,照穿床审只能跟二、三等韵相拼,所以它们被认为只具备二等和三等。
2.因为韵图制作上不科学。于是声母也就有了“等”。
我们说某声母的几等,也就是指能跟该声母相拼的几等韵的字。比如:
照系二等有“总、嵷(song3)、肿、枞(cong1)、幒(zhong1)”等字,三等有“送、种、緃、从”等字,
我们说的照系二等字指的就是——总、嵷、肿、枞、幒”等字,照系三等字指的就是——“送、种、緃、从”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