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行的尽头是否都是哲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7:45:18
现在哲学似乎是不大吃香的。但是为什么,我注意到,许多不同行业的顶尖人物说的话都那么有哲学的味道呢?爱因斯坦、李小龙、毛泽东、任正非,他们说的许多话都显示了他们的哲学思维?可为什么我们通常又觉得哲学没什么大用呢?

哲学是用来实践的,不是来说的。
学习哲学,领悟它的道理是潜移默化的,人不是机器,肯定是需要实践来加深领悟的。
人的知识是由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构成的,看书学习哲学,只是实践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即获得了间接经验,而要想获得更多的认识和收获,就必须实践,获得自己的直接经验。

那些伟人生来和我们一样,但他们为啥能那么优秀呢?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我想就是他们有顽强的意志,会理论和实际的相结合吧,这也就是伟人之所以伟,一般人不能的原因。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完事开头难”,只要有信念,不畏现实的困难,相信你一定会领悟到哲学的奥秘。
希望我的话能对楼主有所启示吧。

无须尽头。任何一句话中都存在所谓哲学。但并不表明哲学必然吃香。就像人人都离不开收垃圾的,但其社会地位最低一个道理。

哲学是个人的问题,往往没有什么真本事的人用来赚取别人的钦佩,其实很愚蠢,学一点,别让人骗了,不过做一个专业哲学家是在不怎么好,像康德,不知道生活是不是幸福!

哲学是指事物的本源,类似物理研究事物的原理,只是两者一个研究过程一个研究答案的源头.
不懂得饮水思源的人做什么事都不会太好的,他们只所以可以将事物发展到时代的颠峰,就是因为他们将事物解剖,找到了他们的本源,从而更好、更准确的研究和发展他们所着手的事物。以至达到颠峰。

伟大的人,要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才成为伟人。他们经历的多了,也就对人生有了深刻的理解,所以说出来的话都很深刻,富含哲理。

哲学是人类思想的回顾产物
无哲学 无思想
取决于意义的大小
万物皆有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