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利用空调原理获得免费能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9:06:18
一般空调的能效比大于3,效率高的空调可达到5以上,这就说当空调制热时输入功率为1的话,那么制热输出功率达到5左右,从空气交换中得到5倍的免费能量。可不可以制作一套类似空调的设备,将输出的热量拿出一部分再反馈到输入做动力,这样剩余的热量我们就可免费利用了。
总觉得原理上是行得通的,请大家探讨探讨!!
乌鸦落梧桐,我搞不明白,既然COP=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那么如果COP为5,制热消耗功率为1,制热量不就是5吗?这不还是制热量大于消耗功率5倍?

谢谢乌鸦落梧桐,有这样关于海尔空调的一段文章:
“问:刚才您说衡量空调制冷能力的指标,已经从最开始的“耗电量”成了现在的“制冷量”。我们都知道空调时耗电大户,那空调的耗电量(也就是能耗)不会变得不重要了吧?

答:耗电量对空调来说,当然重要了,只是现在耗电量在空调产品上有了一个专业的说法?——“制冷功率”。以这款型号为KFR-36GW的冷热型分体空调作为例子,它的“标称制冷量”为制冷3600W,制冷功率为1280W,也就是说,它制冷时每小时耗电1.28度。”
在上面的对话中,这个“3600W”与“1280W”的W看来不是一个单位喽!
我感觉制热量或制冷量应该有时间来衡量,因为同功率同能效比下工作时间不同其制热量和制冷量也有大有小,但是如果与时间相关的话,不就可换算出功率了?

请问gigiii ,1KWh=3600000J,如果空调消耗1KWh的电量是不是可以将大于3600000J的热量从室外移到室内?是不是能效比越高,消耗同电量的情况下移到室内的热量越多?

我觉得你对空调的能效比理解有误
空调器的能效比,就是名义制冷量(制热量)与运行功率之比,即EER和COP。
(1)EER是空调器的制冷性能系数,也称能效比,表示空调器的单位功率制冷量。
(2)COP是空调器的制热性能系数,表示空调器的单位功率制热量。
(3)数学表达式为:EER=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 COP=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
(4)EER和COP越高,空调器能耗越小,性能比越高。
这里要说明的是: 功率大家一般一Kw为单位,而能量别人是以J为单位的,这样就有了1000倍的差距.
一般的热机效率到了20%就不错了
你还是不理解:理论上的比值是没有单位的,所以说相比的东西他们的单位是要一样的,而COP=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两个单位根本就不一样,所以说意思不能按照严格的比值的意思来理解,我可以定义Kw为功率的单位,J为能量的单位,那么我以1Kw的功率工作一小时产生5J的能量的话,COP=5J/1Kw=5,
这里主要是一个单位的不统一,不能像你那样理解的

EER和COP等式中的分子是空调的制冷能力,分母是空调的耗电量。
简单的理解就是:分母表示你空调开着以后消耗的电量,分子表示空调提供给房间的冷量或者热量。
耗电量容易理解,制冷(热)量的概念简单理解就是将室内的热(冷)量移到室外。所以总体能量是守恒的。但是能量还有一个特性是单向性。
比如说夏天制冷,本身室外气温就比室内高,只有运用一定手段,才可能将室内的热量移到室外去。而这种手段就是应用氟利昂在不同压力下的状态不同达到的。

对于你补充的疑问,答案是:正确。
以一台制热cop为4.0的空调为例。假设耗电量是1000W,那理论上制热量是4000瓦。空调稳定运行一小时耗电一度,空调给房间的热量就是4千瓦时。但是你不能想着我不耗电能,用4千瓦时里面的1千瓦时热量来运行空调,剩下3千瓦时制热。因为目前空调运行基本上靠压缩机机械压缩,是需要电能驱动的。

可以用空调来制取生活热水,至余其它免费能量就不太清楚了!

前面都从理论的角度解释了一下,让我来用大实话解释一遍:
空调的工作原理,不是制造热量或者消灭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