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制度中“复票制”的名词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5:27:04

  所有价值观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也就是由人来检验的;个人是目的的本身,具有最高的价值,社会只是个人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相反;在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人在道德上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性的表述正如康德所说,是任何人都不能被当作其他人福利的手段。 P8

  □ “权利论”和“结果论”两种个人主义的关键特征:

  在政治当中并不存在比个人目的更优越的原则。甚至是那些结果论者也否认总体功利和功利间的人际比较的观念有任何意义,因而把对政策、法律和制度的评价限于它们对个人的效应。而且,这里所考虑的个人是以人的状况的某些恒久和普遍的特征为标志的,而不是他在特定社群中的成员资格。 P9

  □ 个人主义理论的价值:

  个人主义理念在19C后半叶和20C前半期有所下降,使得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组织原则(如集体主义)有所上升。然而,随着20C以集体主义的名义出现的国家主义、军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fascism)猖狂肆虐和斯大林主义的历史性失败,人们重新开始重视自由主义及其理论基础——个人主义,开始反思理论界相当一段时间内评判个人主义所导致的偏见和失误。在自由民主理论中,有关个人重要性的观念重新抬头,特别是: 战后人们发现那些个人主义理念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和民族几乎都坚持了自由民主的基本理论,其政府和人民自觉抵制了法西斯主义,未让军国主义占主导地位。反之,那些未能抵制住这些祸国殃民的思想和政策的国家几乎都不允许个人主义价值观,甚至以官方意识形态抨击个人主义。这些的确促使人们尤其是在近年重新反思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社会哲学和伦理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P10

  一个在理论上完全否认个人价值取向的社会很难实现政治自由主义。 P10

  社会中大多数个人如果得不到基本的自由,则集体的自由便成为一纸空文。反之,一个专制社会看起来在国际关系上是自由的,但并不能保证其中大部分个人享有基本的自由和人权得到尊重,则这种所谓的国家自由不仅是虚假的,而且是危险的。 P11

  □ 徐友渔看个人主义:

  “自由主义的核心就是对个人价值和尊严的肯定,对个人权利和利益的尊重与保护。对自由主义的深入理解,势必要与中国新旧传统中压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