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紧急!王百姓事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5:17:03
针对某一件事说,顺便把简介也给我!谢谢合作,如果回答的好再加分

王百姓,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人,全国著名排爆专家,三级警监。从事排爆工作35年来,他“摆平”各类炸弹1.5万多枚,排除爆破装置和哑炮1100多个,处置大小爆炸现场无数,被授予全国劳模、全国公安英模等称号,而且是公安系统唯一没有伤残、排爆没出过一次差错的全国劳模。
  王百姓的父亲曾跟随“皮司令”闹革命,颇有觉悟的他在儿子出生时为孩子取名“王百姓”——寓意“常怀百姓之心,当个普通百姓”。
  家境贫寒的王百姓自幼就上山“打”石头,玩炸药。当兵当的是工程兵,被推荐上大学学的依然是爆破。25岁时发明掩体爆破器,成为全军最“牛气”的爆破专家。所著的《爆炸物品使用与管理》、《爆炸现场处置》等书籍和论文,至今仍被当作教材。
  1984年,王百姓转业,被河南省公安厅“截留”。
  在同事的眼里,王百姓很“倔”。
  1987年7月的一天,郑州开往重庆的287次列车在漯河孟庙车站爆炸,并燃起熊熊大火。王百姓很快锁定爆炸物为火药。但随后赶来的公安部专家用仪器化验后,却认定为硝酸铵类的猛炸药。
  爆炸物认定有误,将直接影响破案。案情分析会上,36岁的王百姓“嚯”地站起,据理力争,让公安部专家很尴尬,带队副厅长不得不强令:“王百姓,坐下!”
  此后40余天,案件毫无进展。王百姓坐不住了,他跑到沙河滩上,把猛炸药与汽油捆绑在一起,连做7组试验。巨响过后,汽油被炸得四处流淌,却不见丁点火星。而用同样方法做的火药组试验却次次大火熊熊!
  侦查方向最终改变。仅20日,案件告破!
  此役,王百姓一战成名,且搂草打兔子:发现猛炸药爆炸不会引燃汽油。
  此事传到美国警察的耳朵里,老外们连声说“NO!”,当场试验,老外目瞪口呆。
  如今,这一论断被广泛应用于爆炸物的甄别上。
  在一般人的眼里,王百姓“不怕死”。
  1994年,京广铁路安阳大桥下,施工人员突然发现一枚250公斤重的巨型航弹,京广铁路安阳段被迫停运。王百姓现场勘察后,决定实施人工排爆。
  在警戒线外数百双眼睛的注视下,王百姓独自一人走近航弹。掏土,套绳,拖动,每操作一步,他都贴在弹体上听听。27分钟后,将航弹拖离了桥墩。
  起运时,为防止震动引起爆炸,王百姓跳上汽车,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