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伯虔仲之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1:22:32
古文是什么意思呢?
现在又是什么意思呢?
它出之于哪本书?谁写的书?

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司马迁记载了春秋时吴国王室的起源及其世系: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吴太伯是周太王的儿子,他还有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季历和他的儿子昌都素有贤名,周太王也有立他们为储的意思。吴太伯和仲雍老脸挂不住,于是“奔荆蛮,文身断发”,跑到了荒蛮的荆,纹了身,剪短了头发,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不中用胸无大志,就是想混黑社会,父王您就安心的立小弟为王吧。后来季历果然就做了周季王,他的儿子昌就是周文王。太伯在荆自称“句吴”,荆的人觉得这位伯伯挺够义气的,就跟着当了他的小弟,“从而归之千馀家”,叫他吴太伯。

太伯少弟季历生文王昌,有圣德,太伯知其必有天下,故欲传国于季历。以太王病,讬采药于吴越,不反。太王薨而季历立,一让也;季历薨而文王立,二让也;文王薨而武王立,遂有天下,三让也。又释云:太王病,讬采药,生不事之以礼,一让也;太王薨而不反,使季历主丧,不葬之以礼,二让也;断发文身,示不可用,使历主祭祀,不祭之以礼,三让也。

史记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

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