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验感性论中的一些名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8 13:21:54
表象指什么?(物体所表现的?眼睛看到的?大脑“看”到的?)
对象对表象能力的作用是指什么?(也就是感觉的定义是指什么?)

表象
表象

representation

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表象与知觉的主要区别在于:知觉只有当对象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才存在,表象则可以在这种作用消失后继续存在。有些表象是对静态的和动态的知觉的再现 ,称为记忆表象 。有些表象是对知觉的概括和重组,称为想象表象。人们还可以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知觉中抽取某些共同方面形成一般表象,也可以把知觉要素任意组合形成虚构的表象。表象是对感觉、知觉的重组和加工,接近于理性认识,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它还没有超出感性认识的界限,仍是感性的具体形象。

从哲学的历史看,哲学的话语系统是从人的最一般的“感觉”的开始的。所谓“最一般”的感觉,我理解,是指心理学意义上的人与物理学意义上的外部世界在时空对峙中的关系被思维抽象到绝对、纯粹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人耐以存在并耐以理解世界的基础,也是哲学作为人类精神式样存在的最根本理由。如“有”、“无”的感觉就是最一般的感觉,没有这些最一般的感觉,日常生活中的“有票子”、“有房子”、“有车子”就不可理解了(我们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一些个“有”)。最一般的感觉维系着人的所有日常感觉。但人们往往看不到这种维系性,或者并不关心这种维系性,只有哲学和一些专门的人才把这种与生俱来的感觉上升到理性程度,用可相互说明的感觉和感觉本身转化而成的语言概念来构建“最一般”的世界。

这种努力是正当的且是必需的。虽然终究说来这些感觉有些“古怪”,但如果人类没有这些古怪的感觉,也就不为“人类”了,人的精神智力也就不可能被发展起来了。总的说来,哲学一方面打算在最一般的感觉的基础上,探索思维与存在的奥秘,为人类整体存由提供理解和建设的依据;另一方面,它的特有的话语系统同时为日常生活确立经验的、细节的“感觉”位置和秩序,将生动、具体的日常生活流程与最一般的抽象的、纯粹的世界关联起来。

这样做的目的仍是使日常生活的常青之树获得人自己生出的那部分滋养。赵文中所提的诸如“超验”、“先验综合”、“本质”、“现象”、“自我”、“对象”这些词,它们除开是用于构建特定领域中的精神样式的词外,也同时用来维系日常生活“感觉”秩序和位置的词,滋养“常青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