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支持北洋军阀的日本人为何转而支持北伐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7:38:20

日本对北洋政府各派系的态度是不同的,但是日本未曾支持北伐军,相反却是不断阻挠。
日本人原本支持的是北洋军阀中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因为他们想通过这种关系在与英美法等国的竞争中扩大在华利益,与皖系相抗衡的直系因此寻求英美的支持而反对与日本的各种交易,特别是直系后期的大将吴佩孚是以反对日本的外交政策著称的。
另一方面日本为了进一步攫取在东三省的利益,支持奉系张作霖的割据势力,特别是在奉系败给直系退出关外以后,日本采取了实际上保护奉系的外交手段。
广东的国民革命军(即北伐军)是在苏联支持下壮大起来的,没有英美日等国的援助。当北伐军基本控制整个南方的时候,英美法等国都准备考虑承认南方革命政府的现实。唯有日本由于其扩张野心,企图扶植北洋政府(当时以张作霖为首脑),分裂中国,并借机向北洋政府索取更多在华利益。所以日本在行动上积极阻挠北伐军统一中国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出兵占领济南和胶济铁路,直接挡在了蒋介石北伐路线的前面,蛮横地不允许北伐军接近,在北伐军退走后仍派出飞机轰炸。蒋介石为此一度陷入绝望的境地。同时日本更派出大量军队进驻沈阳、京奉线沿线,并且制造了皇姑屯炸车案,刺杀了不甘于顺从日本的奉系领袖张作霖,这一系列事件是中日军事行动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更出格的是,日本竟然企图联合英美等国以保护侨民为由,对北京天津实行军事戒严,直接干涉以夺取北京为目的的北伐军事。然而由于英美等国不愿附和,日本不敢单方面行动。
然而北伐战争还是由于张学良率领奉军退出关外,阎锡山和平接收京津而趋向胜利结束。日本也由于外交压力而不敢扩大军事冲突,其南北分裂中国的计划没有得逞,便发出威胁阻止张学良“东北易帜”,并企图在奉系内谋求人选推翻张学良。张学良经过艰苦的政治斗争,终于成功实现了“东北易帜”,使日本阻止中国统一的计划最终落空。

什么时候支持过北伐军?
吴偑孚是日本人的代言人,日本人一直是反对北伐的,北伐到了山东,北平以后,日本人搞了济南惨案哦,为了阻止北伐军进入东北,日本人搞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

因为北洋军阀是扶不起的刘阿斗

使中国内部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