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环境,让印度能产生佛教(中国则没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4:38:42
是什么环境,让印度能产生佛教,而中国 这个政权更迭,统治力强大的古国 ,却不能产生。

中国的道教为什么不如佛教流传的广泛

在印度也不过就产生了佛教后来却被驱出印度国门.
而在释迦牟尼的同一时期,中国却产生了儒家和道家两大支柱思想,这两大学派却可以和佛教思想分庭抗衡,而儒家更是成为东亚文化的宗主思想.

道教的主体思想讲究清净无为这是他没有佛教传播广的原因,但在中国历史上道教的影响只会比佛教大不会比他小,道教的没落主要是历史上两次外族的入主,元朝和清朝的皇帝为了打压以汉人信仰为主的道教,而对佛教倍加青睐,甚至在元朝的时候蒙古皇帝曾下令焚尽道教除道德经以外的所有道经

道的修炼,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道要参透

佛的修炼则容易,只要你信

道化贤良佛化愚,你说这个世界上贤者多还是愚者多呢?

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约为公元前6一前5世纪。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其核心内容是讲现实世界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其次,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盘寂静”的学说。后入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创立的僧团中允许各个种姓和贱民参加。另外,还容许教团中包括过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称为优婆塞、优婆夷或在家二众。
19世纪末,在印度沉寂约700年的佛教出现了复兴运动。1891年锡兰(今斯里兰卡)的达磨波罗在印度首创摩诃菩提会,很多佛教胜地恢复旧观,并重新建立了一些寺院。1947年印度独立后,佛教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在那烂陀、浦那、贝纳勒斯等地创设了一些研究机构,并在很多著名大学设佛学系或巴利语系;出版了大量书刊。1956年印度政府举行释迦牟尼涅盘2500年的国际性大规模纪念活动。同年10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长、宪法起草人安培多伽尔在那格浦尔组织了一个有50万“贱民"参加的改信佛教运动,先后有几百万“贱民”由印度教皈依佛教。1957年印度佛教徒组织了佛教的政党——共和党。后来,其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