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灵谷寺建造时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9:17:30

灵谷寺
  灵谷寺位于中山陵东面1.5公里处,原称蒋山寺,在今明孝陵处。

  因明太祖选中了该地作为墓址,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下令迁至现址,并赐名“灵谷禅寺”。当时规模很大,占地500余亩,山门上书“天下第一禅林”,后毁于兵燹。

  现在的灵谷寺是1928年至1935年 在原寺址建成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国后改名为灵谷公园, 但习惯上仍称灵谷寺。灵谷寺大门是一座三拱门的门厅,上覆绿色琉璃瓦,两侧是红墙。中门上题“灵谷胜境”,两侧偏门各书“松声”、“泉涛”。大门正南有一个长近百米的月牙形放生池,又称万工池,相传是明太祖调用 万名军工挖掘而成。进大门,过雨道是无梁殿。无梁殿原名无量殿, 因供奉无量佛而得名,是原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建筑,因整座建筑全用 砖石砌成,无梁无椽,所以又称无梁殿。殿高22米,宽46.7 米,进 深37.9米,南北各有3个拱门,四面皆有窗。结构坚固,气势雄伟, 至今已有600 多年历史。殿前有一座五楹带顶的阵亡将士牌坊,中间 坊额刻“大仁大义”,背面刻“救国救民”。坊前置一对汉白玉雕成 的貔貅。殿内墙上书刻孙中山的《总理遗嘱》,还书刻国民革命阵亡 将士名单。 无梁殿后是阵亡将士第一公墓,此墓连同位于东西各300 米处的 第二、第三公墓共埋葬北伐与抗日阵亡将士1029名,弧形墓墙后是松 风阁,建于几十级台阶之上,阁高10米,宽41.7米,九楹二层,外有 回廊,四周红柱环绕,二楼为中空式,顶覆绿色琉璃瓦,蓝色披檐。 阁后甬道正中置宝鼎一座。上刻“名鼎垂勋”四字。由此向北约百米 就是灵谷寺的标志性景点灵谷塔,塔高66米,九层八面,底层直径14 米,顶层直径9 米,为花岗石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1933年建成, 当时称阵亡将士纪念塔,俗称九层塔。塔内有螺旋式台阶绕中心石柱 而上,计252 级,每层均以蓝色琉璃瓦披檐,塔外是一圈走廊,廊沿 有石栏围护,供游人凭栏远眺。 无梁殿东有灵谷寺,寺内大雄宝殿供如来佛;大道觉堂供玄奘法 师灵骨;观音宝阁供观音菩萨;还有藏经楼、弥勒殿、祖堂等建筑。 寺门对面是一座带顶的黄色照壁。寺东有座品质碑,碑高约 5米,上 刻“灵谷深松“四字。再向东过小桥是座五楹的古建筑名“流觞厅”, 现为涉外餐厅。 由流觞厅向东南不足百米即至邓演达墓。墓门正中是一座圆形花 坛。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