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上为什么提议要设立国家主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5:27:01

国家主席是一个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职位,肩负着国家的最高领导责任,也是在国际进行交往的必要。比如说,他国总统来我国访问,谁去接待?党的主席身份不当,总理接待就有轻视对方的意思了。所以,一个国家设立主席一职不仅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是正常地进行国际交往的需要。
中国曾经有过一段只有党的主席没有国家主席的特殊时期。对内来讲,中国实行的是党领导一切、集体领导决策的方针,因此也能正常运行。但对国际交往来讲,别人就只能是持包容和理解的态度了。
所以,提议恢复国家主席的职位本身是正常的工作建议。
但是问题在庐山会议上某些人突然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从国家管理需要的目的出发,而是抱有个人野心以及与中央分庭抗礼的需要。这个本质问题被及时识破和揭露,由此才进行了严肃的斗争。

近翻《毛泽东与庐山》一书,发现有毛泽东4上庐山之说,其实是错误的。毛一生共3次上庐山:1959年6月30日到庐山开中央工作会,写了《登庐山》一词,后来又发生了批判彭德怀的运动,这是第一次;1961年7月到庐山开中央会议,为李进(即江青)《庐山仙人洞》照片题诗,这是第二次;1970年8月18日到9月9日,毛泽东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登临庐山。这年,他已是77岁高龄的老人了。他来庐山是要亲自主持召开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在这之前,中央政治局曾决定此次会议在北戴河举行,而毛泽东却力排众议,“建议”全会在庐山举行。早在这年的4月,林彪一伙就开始加紧谋划,想利用这次会议,提议设立国家主席。林彪先提出毛泽东出任国家主席,主要是自己图谋国家主席一职。叶群私下对吴法宪说:“林彪的身体和毛主席比差的远,拖不过毛主席。”暴露了这一伙人的真实意图。另外在对外关系上林彪反对中美建交,也成为他与周的反对者,毛这时坚决地堵住了林彪的意图,也导致了后来的林彪出走事件。这次庐山会议是毛主席一生中最大打击的开始——林彪事件的爆发点,这可以说是庐山对毛泽东晚年投下的阴影。

文章引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