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西域记的主要内容是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2:40:47

[摘要]《大唐西域记》[1]是一部关于西域史地的著作,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农业资料。本文以物产、土壤和气候为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为目,对此做了全面、系统地梳理,并简单考证了当时中亚、南亚以及西亚的整体农业发展状况。

[关键词]大唐西域记;农业文献资源;物产;土壤;气候

《大唐西域记》是一部关于西域历史地理的著作,由唐代著名僧人、佛学家和翻译家玄奘①撰写,是作者对自己历时19年、跋涉5万余里游历西域所见所闻的记述。书中涉及区域异常广阔,从我国新疆西抵伊朗和地中海东岸,南达印度半岛和印度尼西亚一带,包括了作者亲身经历的110个、传闻得知的28个和附带述及的12个城邦、地区和国家[2],“颇穷葱外之境”[3]。内容亦十分丰富,物产气候、风土习俗、经济生活、文化政治、山川地形、城邑关防、交通要道等无所不有。

由于记载西域古代史地的文字资料流传至今者很少,因此,该书对于研究7世纪中亚、南亚等国的历史而言,显得弥为珍贵,是近代以来从事中亚、南亚历史和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学者不可忽略的重要的基础性资料。正因为如此,国内外学者围绕着这一部著述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如对玄奘的生平和西行取经活动、印度与西域等地历史地理、佛教发展状况等等,应该说成果丰硕。[4]然而,这部书“推表山川,考察境壤,详国俗之刚柔,系水土之风气”,[5]蕴含着丰富的农业资料,学界对此却鲜有研究。故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对书中物产、土壤、气候等有关农业方面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以期对当时中亚、南亚以及西亚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其物产状况进行简单的考证。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其中,包括玄奘游学五印,大破外道诸论的精彩片段,高潮迭起。
《大唐西域记》系唐太宗钦定,玄奘亲自编撰,由弟子辩机整理而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秋七月,玄奘在翻译出佛经的同时,终于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于十三日进表于太宗。言道:“所闻所历一百二十八国,今所记述,有异前闻,皆存实录,非敢雕华,编裁而成,称为《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据悉,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