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起哪位英雄就让人感到流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8:41:55
说的好的话就+分.最好弄多点```分出排名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想就算不知道文天祥此人的,也应该读过这句诗。
文天祥没有碰到一个好时代,当时的南宋正处于内有奸臣乱政,外有强敌虎视耽耽的危难时期。他并没依附权贵或是忍沉默保身,而是上书直斥宋度宗重用权相贾似道,得到的结果却是罢官回乡务农。
但是,我们感谢历史,是历史让文天祥无法埋没的。公元1275年,元兵渡过长江,直抵临安,宋恭帝赵显在最危难的时候想到了文天祥。三十九岁的文天祥变卖了全部家当,招兵买马,奔赴京都,起兵勤王。
他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壮丽的事业,他谱写了他一生中最为高亢的篇章,他燃烧了他一生中最为激情的岁月。

兵败后的文天祥在燕京被押三年,时间不可谓不长;在一间潮湿的小房里,“单扉低小,白见短窄,污下而幽暗”,“雨潦四集,浮动床几”,“乍晴暴热,风到四射”,“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条件不可谓不劣;文天祥的弟弟文璧投降了元军,并来劝降,此景不可谓不哀;文天祥的妻女被俘,在元宫作奴,她们都写信给文天祥求救,此情不可谓不悲;元丞相孛罗审问文天祥,令其下跪,天祥不跪,兵丁用强,文天祥弯腰不屈膝,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此况不可谓不凌;忽必烈亲自劝降,并许文天祥以丞相位,此遇不可谓不厚;太皇太后谢氏与宋恭帝赵显来狱中劝降,此感不可谓不痛;文天祥临刑前,行刑士兵口呼“丞相”,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历史还给了他最后生存的机会,文天祥没有,文天祥还是没有动摇。在他的字典里,只有两个字:忠诚。李元洛先生这样理解文天详的忠诚:“凛然于苟且偷生的可耻,地维赖之以立;了然于人间正道的荣耀,天柱赖之而尊。”

文天祥忠诚,可他忠于谁呀?忠国?国家已经灭亡;忠君?皇上已经投降。无国可忠却还在忠,无君可忠却还在忠。他忠于的是什么?他忠于的是自己的灵魂、英雄的灵魂、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他忠于的是高尚的节操、坚贞的信仰、英雄的情怀、民族的尊严。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如果再加上死亡不惧,英雄啊,英雄的名字就会如日月长天。文天祥在押三年,没有屈膝,临刑之时,却面南而跪,他是在和人间告别,也是在和他的祖国告别。我不知道那时他是否流泪,今天,我愿为这个悲恨的英雄揾一把英雄泪。

让人感动的不是什么英雄,而是脚踏实地为国为民的人,出名的英雄是运气好能被人们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