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己的艺术体验谈谈对艺术创作过程的理解?急急急 谢谢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8 06:50:28
大概二三百字吧!!谢谢!!

注:同学,你几年级啊!只要写两、三百字的作文?当然啦,我给你找的是很多字的。不过,你可以从中挑选一点并修改。顺便说一句。我也有抄啦!~

  请用艺术说服我

  书写,尤其是汉字的书写,或者用毛笔誊录抄写,在某种程度上说,如今已被原子笔、乃至键盘所取代了。在书法美学的修辞中,“书写性”究竟是一种手段,还是目的?八月,午后,古城,在荷兰街的一栋战前建筑里,我循著诸种与书法攸关的当代性问题走访了青年书家彭庆勤。

  就书法的发展而言,究竟是纵向地从书法的审美趣味中寻求深化,还是横向地将其它艺术的话语系统移植过来更加可行,甚至更加有效,反过来说:你认为什麽是书法所不能丢弃的东西?

  一言以蔽之,就像所有艺术不能丢弃的——精神性。一名创作者应当关注的是其个人内在的精神活动,不仅仅是形式、技巧的掌握罢了。当然,在我的观念里,书法之所以称为艺术,莫不是它借用人的“书写行为”,并且将之转化为一种具有表达力的审美创造;相对之下,绘画( painting)就是一种“绘画行为”了。

  一直以来,书法与现代生活文化型态的相关性乃是你的探索焦点。我的问题是:面对一个如此庞大的课题,你是从何著手的?

  这不免要把我的故事简述一遍:少年时代便倾心于书法,艺院时期的画作,或多或少已显露出个人关心的身份定位问题。毕业后创制的一批水墨画,主要便反映了我对马华文化的思考,这些作品均比较深刻、严谨、且费心耗神,我只嫌它还不够直接。

  另一方面,我长期以来都有阅读马华文学的创作与论述的习惯,印象最为深刻的,首推陈大为的〈甲必丹〉和〈会馆〉等“南洋组诗”。诗,显然是语言的艺术,他的诗彻底讲出我的感觉——他对于本区域的族群的历史叙事、文化情感和成长记忆竟然跟我如斯相像。——因而萌起一个意念:可否将他的诗境转换到我的书法里?

  旋即便产制了不少试验性的作品,除了陈大为,其中还包括了多位当代马华诗人的诗作。从技术的难度言之,我的体会是:书写过程中始终无法触动内心所想。设若我们以传统的书体、格式去表现的话,它自然会产生一种排斥性,也就是说,虽然你誊写一首现代诗,观者往往对有关内容视而不见,甚至以为用毛笔便是很悠远、很古人。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