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主要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联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5:58:50
生活环境对其地区主要食物的影响

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有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这一点,从主食结构上也可看出,我国南方气候湿热,盛产水稻,因此,以大米为主食;北方气候相对干冷,适宜小麦等作物生长,因此,以面粉为主食.
山西人能吃醋,可谓"西酸"之首.他们吃饭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三调羹醋用以"解馋".改革开放前,每逢春节,别处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他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另外,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越酸越能显出制作者的水平.傣族人也爱吃酸,酸笋炖鸡可是一道传统名菜.
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爱吃酸 打开中国地图,可知这些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因而他们的食物中钙的含量也相应较多.这样,通过饮食,易在体内引起钙质淀积,形成结石.这一带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渐渐养成了爱吃酸的习惯.
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及东北的朝鲜族等地居民多喜辣,我国流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贵州人平生所吃辣椒极多,朝天椒,野山椒均不在话下.在川北,听说有一种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线吊在灶上,汤做好后,辣椒在汤里涮涮,就辣得不得了,因此叫"涮涮辣",四川的"麻辣烫"更是全国闻名,可以说,没有不辣的四川名吃,四川名吃不辣,也就谈不上"名吃".如今,人们除了管四川女子叫"川妹子"外,还称其为"辣妹子",原因大概也基于此.
喜辣的食俗多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我国东部地处沿海,东北的朝鲜族当地气候也湿润多雨,冬春阴湿寒冷,而四川虽不处于东部,但真地处盆地,更是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阳,因而有"蜀犬吠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