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可以找到作坊式服装加工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8:13:12
在成都想找到作坊式加工的地方 小量定单 5 人左右

伴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经济次发达地区转移的步伐加快。服装加工业由于其投入小,风险小,对劳动力相对要求不高。
服装制作有分工协作和个人独立制作两类。分工协作主要是在服装公司、服装加工厂,包括设计、打样、裁剪、缝纫、打扣眼、锁边、熨烫、包装等工艺。个人独立制作主要是在个体服装店,在制作新衣服的同时,如果能开展补衣、改衣、熨衣等多项服务,会受到顾客的欢迎。
一是服装加工业进入门槛低,竞争趋向激烈。相对于其他产业,服装加工业投入小,只要一两间厂房,几个工人,几台大头机,很快就能投入运营。同时,随着其他投资者的不断进入,加之竞争失序,相互间恶性竞争,尤其是熟练工供不应求,工资成本不断上升,利润不断“摊薄”,难以投入资金更新设备和研发技术,形成恶性循环。二是受价格波动影响大。加工业已处于服装制造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当服装价格上升时,无法参与多余利润分配,服装价格下降时,无法向后道环节转嫁损失,因而对价格变动十分敏感,处于被动地位。三是部分企业经营者素质相对不高,粗放式经营,家族企业亦多,家庭作坊式管理意识浓,企业账制不全,运作不规范,缺乏做大做强的长远意识。
二、涉税主要问题:

服装加工业基本是“订单”加工,来料加工,问题比较集中:

一是税收负担率高。由于服装加工业的成本主要是工资,而工资无法进入抵扣环节,服装加工企业的税收负担率普遍较高。以高邮开发区为例,2003年实现加工费收入1.5亿元(在国税部门开票额),当年净入库税款1549万元,税收负担率超过10%,如果再考虑占服装加工业总数约三分之一的出口供货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税收负担率相对较轻的情况,总体税收负担率高达14%以上, 企业抵触情绪较大,纳税的主动性不强 。
三是办理缓缴税款审批手续难。一些企业希望国税部门考量企业的实际困难和以往的纳税信誉,能够帮助办理税款缓缴手续,但省局规定办理缴缓税款数额必须在200万以上,绝大部分企业达不到这一标准,加之办理期限长达20天,不符合基层的实际情况,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意义不大。

四是偷漏税现象较为严重。除出口供货企业必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外,大多数企业在为一些小商品市场、服装超市、专卖店等加工生产时,由于对方不索要发票,企业对这部分收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