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证据来证明B这事,A会不可靠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1:30:30
如果有一天从一测面发现了一件事(比如发现父亲与情人在一起,又没看清父亲的脸,无法确定就是父亲或在父亲口袋里发现白粉等……)总之是在侧面发现了某事,没有正面撞上。这时心理一定希望不是父亲,因没有证据所以不敢对别人说,只能自己找证据(比如要证明父亲当天是上班的,所以看到的不会是父亲,再证明父亲这两天身体很差所以不会有精力去见情人)那么用A证据来证明B这件事时,A会不可靠吗?(比如父亲假装去上班所以看到的就是父亲,再比如父亲虽然得病但并不影响去见情人等)。

当测面发现了某件事时去猜想时好象会有多条路都会走向同一结果(如发现父亲口袋有白粉,上面没有任何字迹,也暂时无法检测,这时1.可能是父亲在吸毒 2.可能是父亲在贩卖毒品 3.是人家托父亲保管的毒品 4.只是一袋奶粉 5.他人刚送父亲的除湿剂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我发现父亲口袋有白粉,但有些是面向好的一面,有些是坏的,根据父亲平时的习惯、为人、个性、行为,或话语等……看是否比对合理就可以推测哪些是真实的证据(指A),不同情况就指向不同的结局。父亲是大人,我不敢问的情况下只能千方百计去找对我们有利的、好的证据来拯救痛苦中的心。
所以用A证据来证明B这件事,A会不可靠吗?怎样让A可靠?谢谢。

这样的一个心理问题在心理学里叫做泛化.
什么是泛化呢?也就是带了一种有色的眼睛去看待每一件事情.因为在常理或者是别人出现的例子中.你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别人的父亲怎么怎么的,自己的父亲当然也会那样做,推理并不是错的,可是为什么往往要决定性的证据的,从你的内心来看,你是一个曾经相信爸爸但是却从内心反抗他的.并不是A和B的问题...
我们这样来看,A爸爸是老老实实的上班族,B爸爸是大老板.B爸爸有了外遇 A爸爸也应该会有外遇吗?A和B的背景,家庭,教育程度,生活和周围的环境是截然不同的,我来问问你?你凭什么来认为世界上的事都是一样的呢?你和你的问题其实差不多,是要告诉你不要带着有色的眼睛去看待事物,A证据可以决定B,也不可以决定B.要从内心去肯定,事实如此了也去交谈,人也许永远做不到公正这两个字,那时候靠的当然是证据.人心也是肉长的 即使错了也会改你说对吗?如果还有不懂可以加我的QQ272481434

A会不可靠,你自己都推得差不多了.
当A证据是正面的或者有多个A证据

可靠不可靠不能就直接这样断定
因为A太多 没有明确的证据 多半是主观猜想或客观推断
也得分什么事 不一定A证明B时 A就不可靠
你也可以分类排除 找证据 查明晰 筛筛A 那样不就可靠了吗 如果一味自以为的想 那也难可靠

有些时事是巧合的 有时眼睛也会欺骗自己 不一定“眼见为实”就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