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编年史?什么叫作断代史?史记属于哪类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3:34:17

题名]:编年史
[拼音]:
[解释]:1.编年体的史书。亦借指可以纪年的事物。

这里是指特定的意义,也是一个整体对纪年的统一的体裁,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始创于中国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二十五史中除《史记》外均属此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断代史。

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断代史,分为12篇纪、8篇表、10篇志、70篇传,共100篇,80来万字。记事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4年,共229年历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除了《史记》以外,均为断代史。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史书体例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编年体史书,我没有查过资料,大概就像左传一样,是以年份为标志来纪事,将某一年的大事一一例举出来,在每一件事中在叙述相关的背景和过程.

断代史我清楚.就是只记录一个王朝历史的史书.比如,新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朝秘史,明史,清史稿

史记和上述两种都不太一样.史记在某些篇章有上述的特征,但是从全篇看,是以国家,诸候,个人的为记载的主体,然后再记录他们发生在国家,诸候和个人身上的重大事件,就像现在的报告文学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