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老子》第三章文并其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3:09:18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
不推崇有才干的人,使人民不争功名利禄;不看重稀有商品,使人民不去偷盗;不显耀那些诱发贪欲的东西,式人民的心性不被扰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就要简单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意志,增强人民的体质。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样,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间的事,就没有办不好的事。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理解:
崇尚贤能必然会高悬禄位以待贤者,才智之士必然纷起争逐。就如多党竞争,只捞名利的政客,给国家的政策造成混乱乃至不可延续,社会动荡,更有甚者窃国卖国。
贵重稀世珍宝造就了无数虚高无用之物,中间商大肆搜刮欺骗穷人,以致人们互相抢购、欺骗、争夺、抢掠、盗窃等等。
可欲之物有着巨大诱惑力,而大多数人的意志无法之抗衡。金钱、色欲、毒品、赌博等等几乎乱了所有人的心,人们一见到可欲,人心就会乱,欲望就一定要满足,否则人心就不安定,而社会太崇尚奢华,中下层人民欲望难以满足的时候,社会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人的内心本来就有着无限的志向、无尽的欲望。如果人人都要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志向,那么急功近利的人就会大大增多,欺诈、巧取豪夺、吹牛拍马成为常态,浪费地球有限资源,社会不公、动乱等等就会频繁发生。

所以圣人的治理,就是让人们有正确的认识、心里没有什么杂念和邪欲,而且要吃饱肚子;使人们的志向简单明确且合适自身,同时强健身骨。

知识、欲望、智谋都是双刃剑。它们都可以促进人类生活的进步,但违背社会客观规律的滥用知识和智谋、以及不加节制的欲望都会断掉人类的未来。
所以圣人经常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浅显(无知),经常使人们彻底远离无法摆脱的欲望诱惑,同时使那些耍计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