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 毅军是什么部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2:01:41
中国近代史上 毅军是什么部队?

毅军本为清廷的主力陆军,除本部外,还派生出很多军队。

山东嵩武军,同治年间,张曜与宋庆一同西征,张曜所部后称嵩武军,光绪年张曜回京再任山东巡抚,嵩武军一直随行,光绪十七年(1891)张死于山东,嵩武军归入北洋军;

河南宏威军,河南督军赵倜率领讨伐白狼的十营毅军,后扩编为直系骨干力量;

安徽安武军,皖督倪嗣冲,清末任毅军总办,他的部队和军官多出自毅军,号安武军,为皖系主力;

张勋定武军,共四十营两万余人,为姜桂题江防营扩编而成,北京复辟失败后,张勋带进北京的十营兵被毅军收编,留在安徽的三十营划归倪嗣冲安武军;

辛亥战役中,张勋江防营有3个营留在江南未及撤退,被革命军编成鄂军18混成旅,赵荣华、于学忠先后任旅长。民国后,直系吴佩孚任两湖巡阅使,又编18混成旅为北洋陆军26师。直奉战争中,张作霖因在毅军中任宋庆末弁、马玉昆兽医,又将于学忠任师长的26师收编为东北陆军20军(于学忠为山东蓬莱人,父亲任毅军管带,于学忠生于旅顺毅军,18岁入随营学堂,毕业后历排、连长、副官长、营、团长,后代赵荣华为混成旅长)。热河抗战后,于学忠被张学良编为中央陆军51军,后参加西安事变、台儿庄抗战,直至解放战争中在上海市郊被解放军全歼,军长王秉钺被生擒,毅军的老班底宣告彻底消亡。

清末民初,以上这些出自毅军的北洋各军,全部着蓝军装,与其他北洋陆军的灰布军装一直有别。毅军的武器统一装备、比较精良,在北洋五大主力中仅次于袁世凯的武卫右军。清末,为鸟枪、抬枪、刀矛、弓箭、藤牌和旧式铜炮;甲午前后,改用独子铅弹的铁扳开司枪和火门缄钢炮;庚子以后,使用德国五子曼利快枪和克鲁森八十毫米口径山炮;民国时期,全部换装德国“七九”套筒步枪。

由于毅军为清廷和北洋政府的主要武装力量,能征善战、军纪严格是他的特点,使得热河全境在当时较之其他省份安定得多。但由于落后、保守一直是这支部队的主导,旧中国的热河发展停滞、政治黑暗、思想倒退,就当然不足为奇了!

毅军本为清廷的主力陆军,除本部外,还派生出很多军队。

山东嵩武军,同治年间,张曜与宋庆一同西征,张曜所部后称嵩武军,光绪年张曜回京再任山东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