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错版的2分硬币,请较一下它的价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3:18:08
它的背面与正面向右旋转了90度。

首先要鉴定真伪.因为硬币是很容易造假的.比如早期的时候我家搞冶炼,在我爷爷手上就有一个国民银圆的模型,是在泰国人手上买的.能做出假的银圆,不过也可以以假乱真.

如果是真的,能换到1000倍以上的价格不成问题.

我记得我一朋友一张50的错币卖给一个香港老头就卖了27W.接着就买了小房.后来听说那香港老不知道怎么一转手就卖了60万左右吧.

如果到银行肯定是按面值回收,最多给你点打发的钱..拿到交易市场那就不同了,根据错版情况,如果找到好的买主.我想换个几十万不成问题,换的钱多少与原值没有关系,可能早期的硬币换的更多,因为年代悠久,具有收藏价值. 交易要慎重,不要给人骗了!谨慎。小心
恭喜你!

市场上伪造的“背逆”硬币很多,要仔细确定真假!

吹吧,牛都飞到天上去了!我玩钱币收藏有20年了,还是头一次听说“背逆”硬币能卖出高价的,什么“换个几十万不成问题”、“好几千元”,笑死人了!不懂行的能不能不要来胡乱误导啊?

先给楼主说一下钱币收藏领域对“错版币”的定义:
错版币——
用于印刷纸币的印版或用于冲压硬币的钢模具,其设计和制造的环节中出现了错误,导致用此印版/模具在正常工序下制成的所有纸/硬币成品,都具有同样的文字、图案或表述意义的错误,这样的纸/硬币才叫“错版币”。

楼主这枚硬币,生产它的模具完全没有设计或制造错误,缺陷只出现在冲压币币工序中的角度误差,属于工艺缺陷,在钱币收藏中一般称为“背逆硬币”。背逆缺陷完全不符合“错版币”的定义,根本不是什么“错版币”。

“背逆硬币”在钱币收藏领域中一般被划为“趣味币收藏”,性质无法与真正的“错版币”相比,正常情况下如果能卖到50元,楼主就该偷笑了。

从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和发行人民币开始截至目前,所有用于生产人民币流通币的印版/模具,都经过了层层审核和把关才交付生产,从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错版币”!只存在印刷/冲压环节中出现错误,导致个别成品质量有缺陷的“残次币”,结果被当今社会很多外行媒体错误地宣传成了“错版币”,甚至很多收藏者对这两种概念也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

这种质量有缺陷的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