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相照、清泉流淌、浣女声喧、渔舟流动,诗中境界应该是热闹的,这种热闹与“空山”矛盾吗%3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22:53:38

这首诗是写山居秋天晚暮幽静景色的,充满了诗情画意,并且从诗人欣赏的角度,还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情趣,一片盎然生机。这首诗写秋天晚暮的景色,是在“空山新雨后”这一特定的自然条件下来表现的。首联叙事,交代时间、地点、季节、气候,整体描画出秋雨初晴时山村中的清新景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摹写自然景色的清幽静谧。因为是“新雨后”,才有二、三两联景物的描写:雨后晚晴,青天无片云,明月的清辉酒遍松林;雨后水涨,山间石上,漫过清清的流泉。这时,竹林深处,笑语喧哗,是洗完衣服归来的妇女;远处的莲叶,在不断地摆动着,是渔人放舟下水了。正是因为环境的安静,才使浣女和渔夫的原本不很响亮的声音衬托得响亮了.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一个道理么.

不矛盾!明月当然是无声的,清泉更是要静才能听到.后两句是反衬手法.

不矛盾…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