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项羽如果渡了乌江还能东山在起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9:57:00
希望能得到专业人士的回答!
我自己的想法是
当时整个中国都是汉军的领土(江苏虽然还没有解放,但是已经没有粮草和兵马给项羽了)
所以就算项羽能回到徐州,充其量也只能充当一下武装分子!找个偏僻的地方占山为王.

不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理由:
1、没有人才,他也没有发现人才与使用人才的本事。比如他手下有季布和钟离昧等人,但第次打只看到他个人在表演,没看到这些人干什么。季布名声真正大起来是在他项羽死后跟刘邦混之后。还有,陈平、韩信等人为什么离开他,就是因为觉得在项羽那怀才不遇。
2、他没有政治眼光。来到秦都咸阳后,先是屠城接着放火。看不清当时的社会形式,搞分封。秦末不是周初,封建制早在战国时期就已被证明不适应社会发展了。诸子对此都有论述,可惜他不懂。分封时,既不公平,给自己埋下货根。人家刘邦进关中秋毫无犯,约法三章,羸得了关中人的人心。两人所做所为真是天壤之别。
3、没有战略眼光。分封时把好地方留给别人,自己去什么破彭城当王。刘邦则不同,人家到汉中不久就打回关中,并以关中为根据地,这也是战胜项羽的物质基础。项羽基本上是典型的流寇战法,三天不去抢劫就没吃没喝了,所以成不了大事
4、爱财、小气和有妇人之仁和猜疑心重。

不会,英雄是时代造就的,那个时候天下初定,人人厌恶战争,如果可以好好过日子的话,请问又有谁愿意去为他卖命了???

历史是偶然和必然的作用结果.具体事情的发展没有一定怎样,不能说项羽一定会东山再起,也不能说他一定不会东山再起.但是根据一些事实可以推测结果,推测的结果出现概率大,不是一定出现.
政权的更迭总是伴随军事斗争的发展.谁主沉浮,直接表现是军事上谁取得胜利.政治对军事具有很大影响力,但不是决定军事进程.
项羽顺应天下大乱形势起兵,迅速壮大.后来,败于刘邦,自刎于乌江岸.他若过江,能在军事上打败刘邦吗?
我过人推测不能.
项羽谋略不足,却在灭秦战中势力发展到最强大.是什么原因?家族背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军事节节胜利.项羽略看兵书,军事谋略平平,但却取得军事胜利.为什么?
据说项羽力能举鼎,勇力过人.这为他赢得了一定威信,与秦首战,奋勇当先,取得胜利.使项家军获得了一定士气,士气的战场表现形式是兵势.象大水从高处冲下来的水势一样.以后项羽节节胜利,兵势更强.巨鹿之战,3万项家军重创40万秦军,秦军后退,项家军追击,秦军远远望见项家军旗,争先逃命,项家军九战九捷.这时项家军的兵势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果不去消磨这股兵势,与项家军交战必败无疑.灭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