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题:既然佛说:“诸相非相“那么该是好处就是坏处,坏处就是好处。大家帮忙想一下:轮回的好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1:34:47
佛学问题:既然佛说:“诸相非相“那么该是好处就是坏处,坏处就是好处。大家帮忙想一下:轮回的好处?做坏事的好处、贪婪的好处、鼻塞的好处?胃病的好处……(我已想到了一些,想再听听大家的看法)

我大概按照你的想法说一说:
轮回的好处
最起码比没有轮回好,可以转悠转悠。
做坏事的好处
因祸得福就是这样。
贪婪的好处
满足你自己的欲望。
鼻塞的好处
这个我比较专业,你可以培养扣鼻屎的习惯,可以充分说明嘴和气管儿是通着的。
胃病的好处
治疗可以促进消费,推动经纪发展。

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若分好坏,则有所分、能分,尚有我法二执,何谈究竟实相。
若不分好坏,以意识心测度,做知识解,反成颠倒见,六根未离,云何解脱。

无论你是分或不分,终为诸相。凡所有相,因缘起缘灭,故说皆为虚妄。一切心本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是故未曾说法。

君以虚妄有得之心,测度如来真实之意,好比以沙煮饭,旷费精滤而觅终不可得。若有我执,则破我执,若有法执,则破法执,故有次第。诸相为不舍一法,非相为不立一法,于不舍不立中,契入色空不二之理。佛法是不二法门,不二也不是一,不二是离分别(因分别而现种种矛盾,其实矛盾也本无所谓有,但烦恼由此而生),故说不二,说一既有非一,故名为不二。诸相非相,即为如实观,亦名如来妙心,而意根分别所识好坏,当作如是观:好,知道好就够了,坏,知道坏就够了,如此心不被境转,保持这个觉照就够了,好坏皆因缘,觉照能自安,此法亦名四念处,为佛陀悲悯众生遗训。

个人理解,仅作参考,阿弥陀佛。

没有好处,有什么好处?以为很好,但是是受苦。

相,是指物质环境。诸相非相,是说把那能够影响到一个人欲望的物质环境当成不能影响到他欲望的物质环境,就是超越物质环境的功能和影响力。(个人见解)。若能做到如此,那么这个人肯定有很好的修为。

楼主误解了原意。

你这辈子过的不爽可以再来下辈子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认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