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概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1:10:04
文学文本解读的具体概念,并不是对具体文章的解读分析

从授课的角度来谈:主要指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观照文本与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进行心灵对话,实施“静态文本解读”确立的教学过程预设,实现三维目标,创生三维目标。

你说的文本解读范围也太广了,所谓的文本有很多种的。文学文本,其他的经济和法律等。只给你大概解释了文学文本

1、所有的文本,只要是汉字并且是现代白话写就的文章(文学/历史/及其他知识方面),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是能够大体读懂的,所谓不懂的地方并不是学生的理解水平低,而是学生缺乏正确理解那篇文章所必须的“知识”,换句话也可说是缺乏必要的背景信息。 比如让学生读用白话翻译的史记,我想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能够读懂,何况区区千把字的文章。那么“解读”(姑且用这个词)中的难点在哪里呢?我觉得在学生能否准确的或说能否有足够深度地去理解作品中的情感与思想。纯粹记叙性的知识性的文章对于学生而言难度并不大。如何克服这个难点呢?我认为这就是语文教师需要做的事情了。用一句比较“理论"的话说“给学生补充相对丰富的背景信息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小学中《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学生对于情感性质的体验是容易的,但“为什么那么多人非常悲哀?”成为深入体会文章情感的难点,这就需要教师辅以必要的支持资料。其他文章,大体如此。 先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