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用的钱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6:08:56
线索(货物--商品--货币--纸币)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铜铸币广泛通行。

◆战国商鞅,重粮、重农,“金生而粟死”,希望“金粟两生”。

◆战国中期,赵国铸造圆首圆足布,锐角布

◆战国时期的布币大部分是有足布,其中又以方足布流通最广。

◆前226年,秦统一,行半两钱,统一了货币单位,形状是方孔圆钱。以后一直到清末年,且对东亚、东南亚国家的货币也影响近千年。规定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

◆前113年汉武帝统一铸造权。以后5铢钱流通到唐初。

◆秦未统一铸造权和发行权。

◆王莽主政8年,4次币制改革,其中第3次(公元10年)最荒唐,6名28品。当时遭到普遍不满,但却是今日收藏的珍品。

◆东汉30年,铸铁钱,是第一种有史书记载的铁钱。

◆东晋时,四川出现了年号钱

◆贞元10年宰相陆贽反对赋税征钱。事实上,当时尚不具备赋税征钱的条件

◆汉武白金币即银锡合金。

◆西晋末年,白银表示物价,南北朝有关于以银为货币的记载。

◆唐代起,银铤之大锭一般重50两。开始在税收时收纳白银,财政支出也有大量使用。

◆五代十国,铜铁钱兼用,甚至大量开铸铅钱

◆宋代白银成为官府税收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收入曾达290万余两。白银有10多种名目,表明成色的区别,如百分银的“金漆花银”、998的茶色银。

◆北宋元丰年间,有铸铜钱监17处,每年铸币500多万贯;铸铁钱监9处,每年铸113万贯。

◆南宋前期独立的铸钱单位有236家,后期有416处。

◆金章宗承安2年(1197年),第一种官方铸造的银,即“承安宝货“。

◆南宋1198年规定1贯以上必须用银钞,正式以白银为法定货币。元初纸币以金银为兑换准备,主要是银,始称银锭为元宝。

◆明英宗年间(1436)以白银发放官俸,国家财政也日益转向以用银为重点。

◆明中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