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懒是灵长类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9:12:06

树懒是灵长类动物!

什么是灵长类动物?

人是哺乳动物中灵长类的一份子。我们人类能够最终发展到今天所依赖的生物学特征,最初是在灵长类动物中出现的。那么,灵长类与其他的哺乳动物有什么不同呢?换句话说,灵长类为何“灵长”呢?绝大多数灵长类都栖息在树上。在树上生活意味着脚下没有土地可支撑,因此必须用四肢抓握树干。与此相适应,灵长类的爪子逐渐转变为每个手指都能够单独活动的手,拇指还能够与其余的手指对握。这样,不仅提高了灵长类的抓握能力,而且由于拇指和食指指尖的对握可以形成环状,从而大大提高了手掌抓握物体的准确度。这一进化特征的出现不仅对早期灵长类搜寻昆虫等食物非常有利,而且为后来灵长类可以用手灵巧地摆弄各种物体,直至最后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打下了基础。与手部的灵巧活动相配合,灵长类发展了立体的视觉使得它们能够从三维空间观察物体。这是灵长类充分掌握四周环境特质的条件,也是激发它们好奇心的原动力。
此外,灵长类还发展出辨认颜色的能力。
这样,灵长类能够把触觉、味觉、听觉,尤其是色觉和立体视觉感受到的各种信息输入脑中。脑接收外界的信息与日俱增,进而能够把各种信息分类排比,最终导致了智力的发展。这样的智慧,是任何其他动物都没有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把这类动物叫做“灵长类”的原因。
灵长目分为2个大类(亚目),即低等灵长类(原猴亚目)和高等灵长类(类人猿亚目)。
低等灵长类起源于中生代末期。现生的原猴亚目分为3个次目: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的狐猴次目,生活在非洲以及南亚森林地区的瘦猴次目以及分布在东南亚部分岛屿上的眼镜猴次目。
高等灵长类起源于低等灵长类。从现生的高等灵长类与现生的各种低等灵长类的形态和DNA结构的对比来看,高等灵长类与眼镜猴类最为接近。因此,许多科
学家认为高等灵长类与眼镜猴类拥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共同起源于一种称为始镜猴类的古老的低等灵长类。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最早的高等灵长类化石却发现在非洲距今大约3 900万年前始新世末期的地层里,它们与始新世一种原始的狐猴类--北狐猴在形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高等灵长类起源于狐猴类。
正在两派争论正酣的时候,我国科学家于l 994年在江苏溧阳发现了中始新世(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