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久了站起来会头晕是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1 21:29:08
因为人在蹲久的时候,血液就不通畅了.所以就会出现头晕的现象.

人在蹲着的时候,下肢呈屈曲状态。这时下肢的血管受到挤压,血液不容易往下肢流动,下肢就会处于轻微缺血状态,时间长了还会感觉麻木。当久蹲后突然站起时,下肢血管一下子恢复畅通,就像猛然打开了闸门,血液会大量地往下肢涌去。

人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血液量是一定的,大量的血液涌向下肢,这样一来,头部的血液就不够用了,大脑也就一时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的供应,所以大部分人就会出现头晕、心跳、黑视的现象。在身体适应并调整过来后,大部分人的这种现象会很快消失。所以,这种现象大都是正常生理现象,并不是贫血之类的疾病。

那个叫体位性低血压,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过的!

=====================
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分为突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突发性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是直立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继发性多见于脊髓疾病,急性传染病或严重感染(如大叶性肺炎),内分泌紊乱,慢性营养不良或使用降压药、镇静药之后。

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50%。老年人由于心脏和血管系统逐渐硬化,大血管弹性纤维也会减少,交感神经增强,可使老年人收缩期血压升高。长期偏高的血压,不仅损害压力感受器(位于颈动脉处)的敏感度,还会影响血管和心室的顺应性。当体位突然发生变化或服降压药以后,在血压突然下降的同时,缺血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此外,老年人耐受血容量不足的能量较差,可能与其心室舒张期充盈障碍有关。因此,任何急性病导致的失水过多,或口服液体不足,或服用降压药及利尿药以后,以及平时活动少和长期卧床的病人,站立后都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反复测量不同体位的血压,以便明确诊断,对症治疗,避免因晕厥给病人带来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