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宿硖石寺下 赵抃 三.四句表现了什么?是怎样表现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4 01:48:35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
松关暮锁无人迹,惟放钟声入画船。

三.四句表现了什么?是怎样表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寺庙栅栏闭锁,了无人迹。惟有寺庙里的钟声一声声进入诗人的耳际。
表现了山僧居处硖石寺的宁静寂寞。通过写景衬托了山僧的超凡脱俗的情调。以景作结,写人却不正面着笔,而是侧面烘托,耐人寻味,给人想象的余地。

诗说傍晚船停在淮河岸边的硖石山(今安徽凤台)下。山塔虽不高,但从船中仰望恰似“半倚天”,由此想到寺中老僧必是超尘脱凡。诗人大概原想去探胜寻访。可是寺庙栅栏闭锁,了无人迹。惟有寺庙里的钟声一声声进入诗人的耳际。
古诗中凡有钟(笛,歌)声皆响在夜间,似无例外
实际上,不仅诗中钟声都是响在夜间,就是我国许多以钟声为名的著名景点,其“钟”字前也都冠有“暮”、“夜”、“晚”等。例如古代潇湘八景中的“烟寺晚钟”;杭州西湖十景中的“南屏晚钟”,等等。秦末垓下之战中,刘邦用以瓦解项羽军心的“四面楚歌”也是在夜间吟唱的。这种“夜半歌声”或人语如果传到荒野坟地,那便该是“阴间鬼语”了。“金鸡报晓”之所以能穿云裂石、声震人心,也正是因为它啼在黎明之前
晚钟入诗入景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只有在夜间才能听得到远处的钟声。因为日落前后开始地面迅速冷却,近地面大气形成向上升温的逆温层(可达二、三百米高)。在这种温度(大气密度)分布下,好比人看玻璃杯中水面上下筷子会发生折弯一样,声音在大气中向空中传播时也会逐渐地折返地面(白天则是折向天空,因此传不远),以至隔了山也能听到(例如唐代皇甫冉《秋夜宿严维室》中就有“秋临深水月,半夜隔山钟”)。而且,由于夜间逆温层空气稳定,没有上下对流和人为杂音,所以钟声不仅远传而且不失真。苏州寒山寺每年除夕夜都有许多日本朋友专门来此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