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善言词 是言词还是言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2:17:44
我不善言词 是言词还是言辞

这两个词语在汉典 zdic.net中的意思是一样的,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可以通用的,只不过在你所说的这种句子里我们习惯用“言辞”,或许因为“辞”这个字有“语言”的意思而“词”字单独使用没有这个意思的关系吧。

参考解释:
言词
1.说话或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 晋 陆云 《登台赋》:“肃言词而述业兮,乃启行乎北京。” 唐 韩愈 《归彭城》诗:“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一俗士言词猥鄙,喋喋不休,殊败人意。” 孙犁 《澹定集·金梅<文海求珠集>序》:“所为文章,所发言词,谦虚信实,若有不足,若有不胜,使人读起来,有咀嚼回味的馀地。”
2.指言论。 唐 韩愈 《韩滂墓志铭》:“ 老成为伯父起居舍人某后,起居有德行,言词为世轨式。”
言辞
1.说话或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管子·形势解》:“明主犹 奚仲 也,言辞动作,皆中术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 桓君山 云:‘予见新进丽文,美而无采;及见 刘 扬 言辞,常辄有得。’”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又 孔 门之着录也,《论语》专述言辞,《家语》兼陈事业。”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章:“ 鲁东山 和 杨平山 全被 全大梁 这连珠炮似的激怒的言辞弄蒙住了。”
2.言论。 唐 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其不然者,乃立言辞,欲致人同归于朴古, 老子 之辈,盖其枭雄。”

  是言辞,我不善言辞。
  不善言辞
  解释:就是不善于表达,不知道怎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思想。
  近义词: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出处:杨朔《石油城》:“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词不达意
  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出处:《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宋·惠洪《高安城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辞不达意,余尝叹息之。”
  顿口拙腮
  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