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台湾的天弓1、2、3型雷达真的有他们吹的枕木厉害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0:37:08

天弓是导弹哦不是雷达
20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陆军的主力防空导弹是美制霍克改进型,按照国民党当局对我人民解放军1980年代初期军事力量发展预测,大陆可能引进F-16、幻影2000等当时世界一流性能的战斗机。因此提出了研制新型高性能防空导弹以替换改进霍克系统。但由于工业基础的薄弱,最初的方案只是小打小闹:在改进霍克基础上换装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改进气动外形。1975年,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以霍克导弹弹体为基础,利用当时刚引进的电脑辅助设计(CAD)技术,改造出了一型新的防空导弹,称为“先进防空导弹”,该弹总体上看有些类似美国的AIM-54不死鸟空空导弹,这便是天弓导弹系统的前身。

由于新导弹的性能无法让台湾军方满意,因此军方责令“中科院”进行“精进”。此时美国的爱国者导弹经过近20年的研发,刚刚定型生产,但由于新产品的质量不稳定,雷锡恩公司和陆军方面经常扯皮。一时间爱国者将减少装备数量甚至撤消等传言四起,于是无论雷锡恩公司还是美国军方乃至政府都急于为爱国者研制中花费的天文巨资找一个下家当冤大头,以便在万一爱国者下马时不至于血本无归(这种对国民党当局借以“废物利用”式的军售早在20世纪2、30年代就已经盛行,当时博览会般种类繁多又数量稀少的各式飞机便是借着这种路子进入中国的)。1981年,美国允诺向台湾转让85%以上的爱国者技术,“中科院”则于1982年由第二研究所正式成立“天弓防空导弹计划室”,并再次修改了天弓的布局。这个项目如此之顺利、在军售限制方面反对甚少,除去政治因素外,在技术上和当时爱国者的“状态低迷”,几乎被当作一项和XB-70、约克中士一般徒糜钱财的失败项目有很大关系。

虽然美国允诺提供大部分爱国者的技术给台湾,但爱国者系统最关键、最核心的TVM制导技术却对台湾讳莫如深。而如果不采用TVM体制的话,照搬爱国者系统AN/MPQ-53相控阵雷达的其他设计则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技术上也很难实现。因此,“中科院”决定按照自己最熟悉的型号来开展研究——导弹使用引进的爱国者技术,而制导雷达则按照与美国的协议,以雷锡恩公司的另一型相控阵雷达宙斯盾为基础进行开发。台湾之所以采用为海军大型舰艇研制的宙斯盾系统为母版开发自己的制导雷达,其主要原因是宙斯盾系统中,相控阵雷达主要负责目标搜索和导弹截获引导,对目标的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