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新年祭祖的时辰为什么是五更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1 11:14:06
要比较详细的说明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五更天,说明时刻早。
新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祭祖,以示尊重,郑重其事,以获福佑。

中国古代流行祖先崇拜,这种崇拜又和鬼神崇拜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整套祭祖拜神的宗教礼仪。先民对祖先的崇拜,是为了求得祖先的护佑,祈福免祸,泽及子孙。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为后世儒家的三纲五常名教,其最基本的核心就是孝敬祖宗,并规定了相应的祭祖仪式。儒家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及祭祖仪式为道教所接受,而且将其和道教的神仙长生教义结合起来,凡人欲求长生成仙,必先孝敬祖宗,否则一无所成。道教还主张人有义务多作功德,以便解脱祖先,超升神仙世界。

祭祖的思想: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成为鬼魂而存在。在以血缘关系为社会纽带的宗法社会,对祖先的崇敬必然反映在对祖先鬼魂的崇拜上。

尊天敬祖与伦理的功能:殷周以来的统治者又认为他们祖先的鬼是在天上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