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部伟人传记后的心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2:22:05

看《毛泽东传》的心得体会

很久没有看人物传记了,也许是因为时间的关系,虽然我是一个喜欢读闲书的人,但很多的时候,要眼观教学类书,手摸工作中的活儿,还要平凡生活每一天。时间,如沙漏流逝,不可追忆。人在旅途,在闲暇中拾起书本,安静的心竟能读得进这种大部头的书,也是一种难得的收获。
曾几何时,我是多么喜欢阅读人物传记。因为他,能让我更真实更全面更捷径般地触摸到人物的世界。《川端康成传》、《拿破仑传》等书本曾让我沉醉不知归路。7月10日晚上,躺在开往景德镇的火车上,突然感觉到自己只有杂志没有带书很是遗憾。同事拿出他准备的《毛泽东传》,看着黑色的封面上一个金色的毛主席头像,还有红色的书名、作者,觉得设计很是贴切巧妙,就毫不客气地说:这书就借给我了。于是,接下来的日此文来源于文秘资源网,就有了和此书的亲密接触。
毛主席是湖南人,韶山与我的家乡相距不远。童年时代,我就去参观过滴水洞。对毛主席,我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样,也深知他给我们国家带来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问题。然而,毛主席他是一个人,不是神。边想边敲,敲起键盘来突然发现自己说不出什么所以然,确实,谈政治不是小女此文来源于文秘资源网的长项。头发长见识短的我本着阅过留痕的原则,写下一点心灵的感触。
“毛泽东多姿多彩和复杂多变的个性注定他是一个非凡的人。”感悟最深的是毛主席前半生为理想、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前进途中,他琢磨、探究、思考、实践,终于超越很多人的预言更快地建立了新中国。他几起几落,不曾退出大舞台。在延安,他与蓝苹结合,中央委员会讨论是反对的。但他决意一定,就威胁说要回到老家当农民。
毛主席曾把崇山峻岭看作战斗序列的一部分。山,引发他的灵感。山,容易使人产生众多的联想。这次旅游,看黄山、三清山,回忆以前登过的泰山……周总理,是稳稳的泰山;毛主席,是棱角分明、热烈火爆、毫无遮拦、毫无顾忌宣泄个性的明快性格般的黄山。踏遍黄山,最切肤的感受是奇、险、危、悬。正如毛主席的人生。看着一块块的巨石,不禁想起毛主席坚如磐石的意志,力拔群山的个性。因为清醒,所以超越自我,造福众生。在他的晚年,退却着摸棱两可着。安静使人富有,也许毛主席的后半生,与城市交融太久,这样,便与安静产生了人为的距离,看不到安静滑过的轨迹,于是,害怕孤独,害怕忘却,矛盾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