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学家要做出假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1:30:29

用抽象法研究实际 是一种方法论 因为现实是很复杂的 我们做出假设后 就可以把现实生活中各种情况抽象成为本质的东西 我们只研究本质 却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 假设是一种抽象

关于经济学中的假设问题,假设条件为科学研究所必须,因为在一个现实问题中,影响因素往往非常之多,如果把影响一个问题的全部因素都考虑进去,那么分析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工程,而且很难分清楚,因为影响因素的大小有时候是不可能用数学单位进行测量的,比如效用大小问题。 而假设就是为了选择观察分析一个具体问题的切入点,把从选择的角度看来不太重要的因素暂时不考虑,以便从复杂的条件下抽象出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轮廓,从而更容易清楚地分析具体问题,例如微观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假设人都是以最小的代价去获取最大的利益。这样,就容易分析经济社会中人的行为了。如果不提出这个假设,那么我们根本无从判断经济社会中人如何作出自己的各种决策的,因为现实中影响我们做决策的因素实在太多,而很多时候并非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
毫无疑问,假设的条件越宽泛,所描述的就越接近现实生活,则由次而导致的成果会具有越大的一般性和较宽广的应用范围。而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模型的发展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在最基本的模型中,涉及的变量很少,把其他的现实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假定不变,以解释清楚一个基本的理论概念,然后随着概念的深入,再逐渐增加进其他的变量,即影响因素,以把模型复杂化,以解决或者说明更复杂的问题。
正是由于假设和现实间存在着差异,所以经济学研究主要是说明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或者总的趋势,而不涉及非常具体的问题,例如如果你想从经济学中找到猪肉具体哪天降价,那么最牛的经济学者也无能为力。
总之,经济学中的假设是为了把问题简单化,抽象出问题的关键部分进行分析,然后再由简入繁,逐步进行更复杂的研究。这样做既有利于说清楚问题,也有利于看清楚问题的实质,少走弯路。所有的科学研究莫不是如此,不限于经济学。

经济学讲求的是资源利用和利用最大化,如果不采用假设就意味着要在实际中来运用,大如何来规划资源与预期利润,既而如何来做出投资决策呢。所以经济学必须以假设为前提来规划社会经济。

经济学家作出假设,是为了让研究更严谨,现在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数学化,有许多问题需要借助数学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