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赏析(越多越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5 01:36:32
暮春归故山草堂
【唐】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赏析] 一个远离故乡的人乍还家中,一眼就看出哪些有了变化,哪些没有变化。此诗即写人回到谷口故居的第一个印象。他对窗前幽竹寄予了深情;表示了由衷的赞颂。春残时节,黄鸟稀了,辛夷花开过了,杏花也纷纷飘落,唯有那窗前翠竹,葱茏碧绿,不改清荫。在这里,他把竹子比作有情之物,同时还赞颂了竹子万劫不磨的品格。所以宋人谢枋得《唐诗绝句注解》说这两句“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同意”。
  诗的第一句中的“谷口”二字,暗示了“故山草堂”之所在;“春残”二字,扣题中“暮春”;以下云云皆称“归”后的所见所感,思致清晰而严谨。谷口的环境是幽美的,诗人曾说过:“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沉。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一径入溪色,数家连竹阴。藏虹辞晚雨,惊隼落残禽。”(《题玉山村叟屋壁》)可以想见,春到谷口,当更具一番景色。然而,此番归来却是“春风三月落花时”,眼前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黄鸟,即黄莺(一说黄雀),叫声婉转悦耳;辛夷,木兰树的花,一称木笔花,比杏花开得早,所以诗说“辛夷花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调零空寂的气氛。
  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景象,才使得诗人欣喜地发现了另一种可贵的美——窗前幽竹,兀傲清劲,翠绿葱茏,摇曳多姿,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这就使诗人以压抑不住的激情吟诵出:“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怜”者,爱也。爱的就是它“不改清阴”。“不改清阴”,简炼而准确地概括了翠竹的内美与外美和谐统一的特征。“月笼翠叶秋承露,风亚繁梢暝扫烟。知道雪霜终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唐求《庭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竹石》)。不都是在讴歌它“不改清阴”的品格吗!钱起正以春鸟、春花之“改”——“稀、尽、飞”,反衬出翠竹的“不改”。诗人爱的是“不改”,对于“改”当然就不言而喻了。清人郑板桥的“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一诗,表现出来的情趣与意境,和钱诗倒十分相似,恰可共吟同赏。
  “画有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诗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