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学非所用”,但干一行爱一行,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你怎样看待这样的现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2:12:25

如果你这是在搞辩论的题材:可以这样回答:

对方辩友只看到了“学非所用”的人所做的杰出贡献,怎么就看不到“学为所用”的人作出的“更大”贡献呢?例如:袁隆平;对方辩友换个“学非所用”的人去研究两稻的话,恐怕我们现在还得靠草根树叶过活呢吧。。。(如如此类,回答方法很多)

如果单单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以为:现象是普遍的,也是无奈的。
普遍在于这种想象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就我身边就有不少人“学非所用”但是闯出了一片天地;无奈在于极大的浪费了资源,所学不能致用,岂不白“学”?“学”的意义就没有了,“学”的时间所能创造的价值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但一时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

天赋问题,智商问题...

世界很大,你可以用自己的脚来丈量

不管怎样 应该有自己的选择 有自己的主见
否则 就完了。。。

试问真正能干自己对口专业的有几人啊!总不能自暴自弃吧!

上面说的都是高手之见.社会 人们都说现实残酷.你赶的那行并非你所愿,人们经常都是干自己不是很喜欢的工作,逆来顺受,你也着样的经历中的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