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前半句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4:00:04
我的作业上的一道题,虽然书后有答案,但我要自觉,所以请大家帮忙.谢谢.!!!!!0.0 -0- 0.0希望大家都多多帮忙,小女子初来乍到,不懂规矩江湖规矩,希望各位大姐大哥前辈,多多包涵,谢谢!!!!!!!!Thanks!!!!!!!!

问渠那得清如许

这是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诗句,全诗为: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中“那”是通假字,通“哪”

朱熹的《观书有感》

原诗四句: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设问: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并自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朱熹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朱熹的诗吧

答案是
问渠那得清如许

本文选自《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本)。朱熹(1130~1200),字元晦,婺源(现在属江西省)人,南宋著名理学家。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鉴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

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问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