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写作最有参考价值的小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9:12:32
小说的人物刻画具体准确,描写生动的,结构清晰的小说

《安娜卡列尼娜》 偶然的机会读这本书,走进安娜的世界。那个时候的自己也陷于一种无奈和伤感的情绪里,对于感情,有很多的困惑但仍充满了期待。拿过书来很快就对安娜着迷了。托尔斯泰确实是大师,他把女性对于爱的犹豫,幻想,狂热,绝望写得那样逼真,很多的体会我是感同身受的。我深深地为这样一个女子叹息,也明白了在人一生中,个人的很多东西是别人无法解救的,即使最亲密的人,对于你,也无法时时刻刻庇护,甚至支持也不可能,其实每个人的思维中都有很理性的成分,不如多点审视的时间,看看别人的生活。快乐和忧伤,其实放在他人眼里,不见得就那样值得你疯狂,让你走向衰亡。平稳的有所期待的生活和思考,也许更有意义。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重要作品,写于1848—1850年。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里,狄更斯借“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某些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表现出他的人生态度、道德理想。作品所展示的绘声绘色、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具有鲜明深刻的时代特点。
  《大卫·科波菲尔》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寻求出路的故事。孤儿科波菲尔经受了许多磨难,饱尝人生辛酸,在一些善良的人们多方救助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和家庭的幸福。
  《围城》
  最近工作之余无聊,开始看小说,毕业扔了丢了不少书,现在能翻出来的也就几本。找到一本《围城》,开始读第三遍。
  每次读这本书都有很多新的感觉。钱老先生年轻的时候,智慧之余透露着刻薄,对书中几乎每个人物都如小丑般对待,让我辈凡夫俗子读的时候有种偷窥别人内心的窃喜。许多比喻,都是神来之笔,毫不相干的两样事物被先生的笔一牵连,反倒显得恰到好处,细细咂摸一下又让人有种发现新大陆的新奇和惊喜。
  先生这本书里面挖苦人的地方太多,让一个把生活当责任,每日背诵明言警句,并自以为找到了人生的向导的人来看,会浑身透着不爽,以至于摔之而去。其实生活本来就没有那么高尚,拿一种淡然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和这本书,反倒感受到生活的另一种韵味。
  不羡钱钟书的博学,可是太羡慕他那种神来的比喻和妙笔。不敢看巨著《管锥篇》只敢从《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旁窥一下先生的神气,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领略先生的伟大,并且暗暗地自降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