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中的赛伯朋克是什么意思?有哪些经典作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2:41:07

“塞伯朋克”一词是用英文“控制论”的前缀(Cyber)加上反叛的生活方式(Punk)构成的。它原本并不单纯指一个科幻小说流派,而是七十年代末开始,以美国硅谷等地为中心的一大批青年科技精英的生活方式。这些人沉匿于个人电脑制造、软件开发以及最早的网络生活体验中。其中有许多人伴随有吸毒、黑客等反叛性的举动,经常因为盗打电话或者盗用信用卡等高技术犯罪而经常与司法部门打交道。</P>

当然,其中的“好孩子”肯定占多数,比如,日后的电脑大王乔布斯、比尔。盖茨等人当初都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后来,作家兼编辑杜佐斯借用这个词来指称八十年代年代以写被电脑自动化控制的社会为背景的科幻小说。

作为科幻小说中“塞伯朋克流派”的作家们,也都拥有类似的生活经历。他们的作品尽管在当时的外人看来离奇古怪,但对于他们自己和同类来说却有着很现实的背景。斯特灵在1990年答《轨迹》记者问时曾称,数字迷幻剂将代替物质的迷幻剂。这在那个年代还是预言。仅仅十年后,游戏上瘾或上网成瘾这些现象就是在中国也已经很是触目惊心了。

由于极端个人化的生活方式,“塞伯朋克”流派的作者大多不愿意接受这个集体化的称呼。哪位作家属于塞伯朋克,往往是 “外人们”根据作品的特点与作者的生活方式,把他们硬划进去的。这些作家包括:威廉。吉伯森、布鲁斯。斯特灵、格里。格别尔、莱维丝。施恩纳等人。

威廉·吉布森出生于1948年,年轻时便参加过反越战的抗议行动,后来成为加拿大公民。他的创作生涯开始于1977年。他不是塞伯朋克运动的创始人。但他的塞伯朋克三部曲《神经漫游者》 (1984)、《读数为零》(1986)和《蒙娜丽莎加速器》(1988)却使得这个流派获得社会的重视,并因此被视为塞伯朋克运动的主将。198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神经漫游者》。在小说中,主人公凯斯将自己的大脑与电脑网络相联通,成为信息窃贼。

“塞伯朋克”派的另一个作家是布鲁斯。斯特灵。斯特灵于1954年生于德克萨斯州的布朗威利,毕业于奥斯汀的德克萨斯大学。曾参加过克拉里昂科幻写作学习班,并发表过一些短篇作品。1977年,他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心之海》。后来又出版了《人造孩子》(1980)、《蜂群人》(1982)、《在布鲁涅的青春岁月》(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