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魔芋豆腐麻嘴,怎样解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7:25:57
就是吃了后嘴里有种被针刺的感觉,怎样才能把它做的不刺嘴?这些魔芋豆腐还能要吗?有没有补救的办法?

魔芋豆腐(一)

  原料配方 魔芋片500克 大米(或玉米)250克

  制作方法

  1.魔芋片和大米(或玉米)浸在水中,浸时多换水清除残毒,待发胀后,再用石磨磨成浆,放入锅内煮熟,即成魔芋豆腐。

  2.芋浆在锅中加热时,应用木棍不断搅拌,待完全煮熟,即铲起放入簸箕摊晾,摊晾厚度不超过2.5~3厘米。

  3.摊晾后,用刀切成块状,置水中浸泡数天,并常换水,待水没有怪味时,即可食用。芋片膨胀系数为20~30倍,所以煮时锅内应放足水。
  魔芋豆腐(二)

  原料配方 魔芋块茎1千克 水3千克 碱50克

  制作方法

  1.磨取浆液:先将魔芋块茎洗净,刮净表皮,用刀切成小块,然后置磨浆机中反复磨二次,边磨边加水,加水量约为块茎重的2倍。第二次磨时边磨边加入比鲜芋重一倍左右的碱水,碱水是按鲜芋块重每千克加碱30克,溶解于1千克水中。如果能蒸煮熟后再磨浆则质量更好些。

  磨制浆液是制造魔芋豆腐成败的关键,吃水要控制适度,过稀难以成型,而成糊状,过干则影响成品率,制品口感粗硬,以能够静置成型,刀切能成块状为宜。第一次磨出后要根据稀稠状态,在第二次磨制时相应调节水量,并注意磨细。

  2.凝固成型:成型的方法一般有热水漂煮凝固法、直接加热凝固法和蒸汽加热凝固法三种。

  (1)热水漂煮凝固法:将磨好的魔芋浆液让其自然静置数十分钟,如能倒入型箱则更好。

  然后分割大小适度的块状。漂煮时,先将锅中水烧至90℃左右,按每10千克水加碱20克,以作为魔芋糊在漂煮时块内碱水渗出的补偿。然后将成型切块的浆块缓缓划入热碱水中,并维持水温80~90℃。焖煮1小时左右,使其熟透凝固成具有弹性的魔芋豆腐块,以刀切开,中心部分均已凝固,不粘刀时即可。

  (2)直接加热凝固法:是将磨好的浆液,经过充分搅拌均匀后,倒入大锅用火直接燃烧煮熟凝固的方法。煮制时,边煮边搅拌。待浆液全部加热达到90℃左右时,再用文火煮半小时左右,方可熟透,然后熄火冷却至用筷子一插就能立得稳当时,就可用刀在锅内将魔芋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