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搜集有关过年的风俗民情和跟春有关的诗词,有的尽管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4:23:34
诗词要作者的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这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加上这天
  是阳气初萌而冬尽春回的日子,所以称之为“冬至”。唐朝诗人白居易咏“冬至”诗
  就有“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之句。
  冬至这个节日由来已久。周代以十一月为正,冬至便作为岁首。秦朝沿其制
  ,冬至亦称过小年。到汉代后,冬至才改为冬节,官场举行贺节之仪,谓之“贺冬”
  ,并且放假休息。当时冬至已和夏至、上元节、上已节、社祭等成为较隆重的节日。
  当时节令很少,冬至自然更加隆重,有吃馄饨、吃汤圆、吃红豆稀饭等习俗。到了宋
  朝,冬至最受重视,北宋时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
  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飨祀先祖…
  …”后来历法有了改变,不再以冬至为岁首,但仍称“冬至”为“亚岁”。然而老百
  姓习惯做“冬至”节的习俗却没有因此而改变。生活在闽粤赣一带的客家人,其先祖
  来自中原,因而把做“冬至”节的习俗带下来并世代沿袭下来,甚至有“冬至大过年
  ”的说法。
  客家地区流传“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满山走”的民谚,因此,冬至前后家
  家户户都要买些羊肉煮酒“补冬”。还要蒸糯米饭、做糯米汤圆祭祀祖先。冬至蒸酿
  糯米酒,俗语称之为“冬至酒,留到明年九月九”。若是入冬以来蒸的糯米酒,在冬
  至日添水酒质尤佳,能久存。许多人家还在这一天腌肉、腌冬菜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