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愤》的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和乐曲意境内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4:17:52
《黄河愤》好像是《黄河》里的一个乐章。请大家帮我寻找《黄河愤》的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和乐曲意境内涵!有追加分~最主要是创作背景和乐曲意境内涵!!

第三乐章《黄河愤》

钢琴协奏曲《黄河》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等钢琴家作曲家根据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编创作的作品。这首不朽的传世之作,从传出伊始,便插上了翅膀,飞越黄河,跨过长江并漂洋过海,响遍了全世界。

整部作品由四个乐章组成。

01-黄河船夫曲
02-黄河颂歌
03-黄河愤
04-保卫黄河。

第三乐章《黄河愤》
《黄河愤》以《黄水谣》的曲调作骨干,中间插入《黄河怨》的材料,全曲结构宏大,情绪多变化且富于深度。

清脆的竹笛奏出陕北地区质朴宽阔的引子旋律,钢琴轻快地奏出具有民族风格的主题(《黄水谣》的曲调),并由乐队做进一步的发展,音调流畅抒情,亲切动人,表现了黄河儿女在这美丽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自得其乐的情景。

钢琴深沉压抑的和弦与铜管乐的阻塞音表现了祖国大好河山被日寇践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黄河怨》的部分曲调)。但这悲痛的音调中蕴藏着力量,充满了义愤填膺的情绪。随着音乐情绪的逐渐高涨,钢琴奏出了象征悲愤、反抗的旋律,激励着人们决心和敌人血战到底。

最后,乐队以辉煌的气势再现《黄水谣》的音调,表现了黄河滚滚的怒涛,中华民族的悲愤和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