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理的承受力可以到达什么程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6:50:53
比如;???打激啊??的

(一)“挫折阈值”与挫折承受力

  心理学上常用阈限值说明人的感觉能力。人体接受刺激是有一定限度的,那种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即下限叫做感觉的“绝对阈限”,或“下阈”;那种继续增强也不会使感觉进一步变化的刺激强度即“上限”叫做感觉的“最大刺激阈限”,或“上阈”。例如,刚刚引起听觉的声音强度是0分贝,120分贝以上的声音不再会引起人更强的听觉经验,而且会引起痛的感觉,是“上阈”。“挫折阈值”是人们对挫折的感受力。心理学中把引起挫折感的最小刺激点叫做“绝对挫折阈限”或“下限”;把人们能够承受的挫折感的最高限度叫做挫折适应极限,即挫折感范围的上限,或“上阈”。绝对挫折阈限与挫折承受力成反比关系,绝对挫折阈限越低越容易受到挫折,绝对阈限越高对挫折越不敏感。

  (二)挫折承受力的定义

  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付挫折的能力,是个体在遇到挫折情境时,经受打击和压力,摆脱和排除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挫折承受力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线。因此挫折承受力较低的人,几经挫折的打击之后,容易失去人格的统整性,甚至会出现人格扭曲,形成行为失常和心理疾病。可见,挫折承受力是个体适应环境的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挫折承受力是后天学习来的。因而,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教育大学生学会承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挫折,鼓励他们从挫折失败中获得经验教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而且要通过提供适度的挫折情境,采取恰当的方法来锻炼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三)挫折承受力的个性差异

  人们对挫折的承受力有着鲜明的个性差异:不同的人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同,同一个人对不同挫折情境的挫折承受力也不同。对同一种挫折情境,有的人受挫折的消极影响较小,他们往往表现勇往直前,越来越坚强、成熟;有的人受挫折的不良影响较大,甚至会因挫折而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异常。个体的挫折承受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等,但较多地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教育训练,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使其获得应付挫折情境的正确理念,掌握心理调适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是提高人挫折承受力的关键。

人的承受能力是不可低估,也无可限量的,没有一个具体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