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憎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2:00:23
苦行憎是什么?

苦行僧
是指早期印度一些宗教中以“苦行”为修行手段的僧人。“苦行”一词,梵文原意为“热”,因为印度气候炎热,宗教徒便把受热作为苦行的主要手段。现在一般比喻为实践某种信仰而实行自我节制、自我磨练、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忍受恶劣环境压迫的人。

苦行僧是指修行苦行的团体。(几乎所有宗教都有)

僧是僧伽(梵sam!gha,巴san%gha,藏dge-h!dun)的略称。意译为众、和合众。梵汉语合称为僧众、和合僧、僧团。古代印度,无论是政治上的共和制团体,或职业性的组织团体,或宗教性的团体,皆称为sam!gha或gan!a,因此,一般而言,三人以上始称为僧伽(sam!gha),三人或二人则称别众(gan!a)。
苦行(梵dus!kara-carya^、tapas,巴dukkara-ka^-rika^、tapo,藏dkah!-thub)
为求解脱、或达到某种愿望所采那折磨自己的修行方式。佛典中所说的苦行,主要指印度诸外道为求生天而采用的修行法。此种修行方式,种类繁多,方式怪异。有以灰涂身、有拔发,甚至也有吃粪便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云(大正50·245a)∶
‘如哺多外道、离系外道、髅鬘外道、殊征伽外道四种形服不同。数论外道、胜论外道二家立义有别。哺多之辈以灰涂体,用为修道,遍身艾白,犹寝■之猫狸。离系之徒则露质标奇,拔发为德,皮裂足皴,状临河之朽树。髅鬘之类以髅骨为鬘,庄头挂颈,陷枯磈磊,若冢侧之药叉。征伽之流披服粪衣,饮啖便秽,腥臊臭恶,譬溷中之狂豖。尔等以此为道。’

依《大涅盘经》卷十六与《百论》卷上所载,苦行外道约有如下六类∶

(1)自饿外道∶不羡饮食,长久忍受饥饿。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

(2)投渊外道∶在寒冷时进入深渊忍受冻苦。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

(3)赴火外道∶经常热炙身体、薰鼻,甘心忍受热恼。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

(4)自坐外道∶不拘寒暑而经常自裸,并坐在空地上。执此苦行为得果之因。

(5)寂默外道∶以尸林冢间为住处,寂默不语。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

(6)牛狗外道∶认为人的前世是牛、狗,于是持牛